古时候,每个家庭都有强烈传宗接代意识,为了传承家族的“香火”,拼了命地生男孩,现如今这种极端的重男轻女观念已经得到了矫正。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生儿生女都一样,但是也有部分人还是倔强地认为生儿比生女好,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其中之一。
她是个90后,结婚7年的她生下了自己的女儿欢欢,因为想要自己带孩子,夫妻二人将很多精力投入到了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去年朋友的妈妈和婆婆开始催生,想要夫妻两人再要一个孩子,
![]()
说是让孩子有个伴,朋友不愿意,一直以钱不够,生活压力大搪塞过去,
朋友的老公顶不住压力开始和她商量二胎的事,周围的亲戚也纷纷劝生,面对身边人的好心,
朋友直接说:“我重男轻女,不会再生的,我宁可生两个儿子,也不生一个女儿,万一又生个女儿就完了。“
周围亲戚见她如此坚决,便慢慢不再劝,我有些疑惑地问她,“以前怎么没见你重男轻女?”
![]()
在她生完头胎女儿之后,她无奈地告诉我:“不想要女儿的想法是在她生完头胎,做了妈妈后就开始的。”
![]()
在男强女弱环境下的担忧
朋友告诉我其实在没生女儿之前,她并不排斥女孩,重男轻女正是因为太爱自己的女儿了,做了妈妈之后,她时刻关注着欢欢的一举一动。
这是一个男强女弱的世界,尤其是身体素质上,那些养育女孩的父母从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承受一种独特的焦虑,
这种焦虑源于对性侵犯骚扰和暴力事件的普遍恐惧心理。
欢欢大一点后,朋友总是担心有人欺负她,也担心欢欢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
朋友苦笑着说:“自从养了女儿之后,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的坏人变多了,我时刻要求她晚上八点之前必须回家。”
除了对女儿人身安全的担心之外,他们对女儿的教育问题也比较犯难,
这并不是我的90后朋友一个人面对的难题,这是无数中国式父母的“尴尬之处”——性教育。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女性性心理的发展会在青春期会迎来高峰期,
此时的女孩会经历生理上心理上的双重变化,十分需要过来人的正确引导,
然而在这个“谈性色变”的社会里,性教育(Sex education)一直是缺席的。
![]()
性教育的缺席会让不少女孩难以辨别真情假意,无法合理保护自己,更无法知道伤害的界限,
就像互联网上不少的大微博主,自曝自己幼时曾遭性骚扰,因为没人告诉她身体的主权属于自己,
而那个时候保护意识薄弱,成年后坏人早已逍遥法外。
然而部分时候就算父母教育好女儿如何保护自己,但他们依旧无法制止“恶魔”的有意为之,
这些未知的风险,让有些父母不得不“重男轻女”,宁愿生男孩。
![]()
职场里的“重男轻女”
此外,为什么“重男轻女”,也是因为这些母亲太清醒了,就拿我朋友来说,
30多岁的她已经经历生活中的不少事情,从职场到家庭再到生育,作为女性,她深知女性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
![]()
首先就是资源问题,在这个父权社会里,男性一直以来被赋予了极高的期望,
同等水平下,他们也比女性容易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这种隐性的社会偏见加剧了女性的生存以及职业困境。
根据《2025年中国职场女性现状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在求职时,有62%的女性被问及婚育情况,相较于2024年的48%有了显著的提升,
而男性仅有12%的人被问婚育状况,这表明了用人单位十分关注女性的婚育情况,反证婚育会更影响女性职业的发展。
![]()
且83%的女性在职场中遭遇了因性别带来的不便(比如生理期),而男性只有54%,
这些性别上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的正常进展,令部分女性错失机遇。
其次,生育代价,女性生育过程中本身伴随着巨大的身体变化和痛苦,这可能带来持久的心理影响,比如产后ptsd以及产后焦虑,
生育过程中被撕裂的身体以及生理的变化让部分女性遭受着无法忍受的尴尬与痛苦,
比如电视剧《女心理师》里那个因生孩子后漏尿被嘲笑的母亲,似乎每个人都在歌颂母亲的伟大,但没人正视伟大背后的代价。
如今朋友已经有欢欢了,对于欢欢她必须全力以赴地为她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而作为普通人,她能做的并不多。
![]()
因此她不想冒险再生孩子,怕又生女儿,因为她十分清楚女性当下的某些困境,
也正是这些暂未解决的现状,成为了这个90后母亲“重男轻女”的根本原因。
不过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个现状背后都藏着解决之道,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其价值都不应该由性别定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