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已经73岁了,仍然习惯每天在院子里挖上一小块生姜,切片泡茶,或是拌进热粥。他总说:“这生姜,是我大半辈子的‘老朋友’。驱寒、提神,每天来点,浑身都有劲!”
看着王大爷精神十足,邻居们都以为这是长寿的秘诀。就在一次社区健康讲座上,王大爷却听到了“年过70的人,生姜等4种食物能不吃就不吃”的提醒。
![]()
讲座结束,他一脸疑惑地问台上的医生:“我这每天点生姜,不会给身体添麻烦吧?”医生的回答让他更加摸不着头脑:“到了您这把年纪,有些食物吃多了,反而可能伤身。”
到底是真是假?吃了几十年的生姜,真要说“再见”吗?这是以讹传讹,还是有科学道理?
四种高风险食物究竟是哪几样?咱们不禁要替王大爷、也为许多习惯“姜”中保健的老人问到底:年过70的人,坚持这些饮食,到底是延年益寿,还是暗藏隐患?
生姜一直被中医称为“百病之药”,驱寒止呕、醒脑开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有建议适量食用生姜,尤其是体质偏寒、易伤风感冒的老年人,生姜的确能暖身、缓解不适。
从数据上看,适量食用生姜可以让老年人的抗氧化能力提高10%-21%,还对调节血脂、血糖有一定帮助。
但医学上,生姜属于辛温刺激性食材。上了年纪,70岁前后,人体各项机能下降,肠胃黏膜变脆弱,肝肾排毒功能减慢。
某些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疾病患者,对辛辣食品的耐受性明显下降。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数据显示,70-80岁老年人中因辛辣食物诱发胃部不适、消化不良、腹泻者要比60-70岁人群高出约18%。
长期、大量吃生姜,容易刺激胃肠,导致胃痛、泛酸等毛病;又因姜性属热,阴虚体质和内火偏重的人,吃多了还可能引发口腔溃疡、咽喉肿痛。
![]()
尤其在夏季、潮湿闷热天,老年人“上火”的概率更高,这时候再执着吃生姜,只会加重身体负担。
医生还特别提醒,有老年人迷信“姜中养生”,长期每天喝浓姜茶,结果反而患上了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由此来看,“年过七十还一味靠生姜长寿”,其实并非人人适宜,更有不少老人吃错了方式,反损健康。
许多老人自觉生活有节,但现实中很多饮食小习惯悄然伤身。医生强烈建议,年过七旬的群体,对下面这4类“高风险”食物,最好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则少:
高盐食物:老人口味重,吃饭离不开咸菜、腊肉、腌制鱼。但实际上,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70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已超57%,而每日食盐摄入每减少1克,心脑血管风险可降低约5%。
![]()
高盐饮食不仅升高血压,还会导致肾功能受损、水肿,加重动脉硬化。酱菜、腌鱼、火腿等能不吃就不吃。
高糖食物:“嘴馋管不住?”蛋糕、果脯、甜饮料在老年聚会里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事实上,内分泌科的数据显示,70岁群体糖尿病前期甚至高血糖人数接近两成。
持续高糖、多糖饮食,会增加高血糖、肥胖和冠心病的风险。医生建议,精致糖类、含糖饮料等,该戒就戒。
高脂/动物内脏、肥肉:“补身子”靠盘中肥肉?但研究表明,动物内脏和高脂肪肉类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远超常规食物。
年老后,动脉硬化、脂肪肝、冠心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70-80岁老年人“血脂异常”检出率高达63%,远远高于中青年。少碰动物内脏、油炸食物、肥肉等。
![]()
辛辣刺激性食物:除生姜外,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物一样不可贪嘴。脾胃功能普遍衰退的老人,一旦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胃炎、腹泻,甚至诱发便血、肛裂等不适。
医生建议,老年人饮食宜温和、易消化、不过分刺激为主。
另外,生冷寒凉食品也需严格控制。冷饮、雪糕、西瓜虽解渴,却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腹泻、消化紊乱。尤其是体虚怕冷的老人,更要把控分量。
其实,长寿老人从不是靠单一“灵丹妙药”,而是在饮食结构上做减法、做加法、“五谷杂粮为主,荤素搭配、均衡多样”。
医生的健康建议包括: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模式,每天盐摄入量以不超5克为宜,结合淡味饮食。
![]()
主食多选择粗粮、杂粮,少精米白面。多搭配深色绿叶蔬菜、豆制品、坚果和鱼类(尤其深海鱼)为蛋白质补充。
注重饮食品质,烹饪采用蒸、煮、炖的方式,最大程度减少煎炸、红烧等油腻做法。
若因体质确实需要驱寒暖身,可偶尔食用点姜片、红枣等。但务必遵循“适量、个体差异化”原则,不可盲目“以药为食”。
保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也不要为了省事“三餐糊弄”。餐餐七分饱最宜健康。
有慢病和特殊体质者,饮食调整需在医生或专业营养师指导下执行。
如王大爷一样开始关注到饮食问题,及时作出调整,老年健康和长寿是真正可以看得见的。
例如,一些社区健康干预调查发现,规律、清淡的饮食结构,让老年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概率分别下降13-18%,平均寿命可延长2-4年,且老人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