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年过七旬食姜需谨慎,医生建议四物少吃,延年益寿。

0
分享至

王大爷已经73岁了,仍然习惯每天在院子里挖上一小块生姜,切片泡茶,或是拌进热粥。他总说:“这生姜,是我大半辈子的‘老朋友’。驱寒、提神,每天来点,浑身都有劲!”

看着王大爷精神十足,邻居们都以为这是长寿的秘诀。就在一次社区健康讲座上,王大爷却听到了“年过70的人,生姜等4种食物能不吃就不吃”的提醒。



讲座结束,他一脸疑惑地问台上的医生:“我这每天点生姜,不会给身体添麻烦吧?”医生的回答让他更加摸不着头脑:“到了您这把年纪,有些食物吃多了,反而可能伤身。”

到底是真是假?吃了几十年的生姜,真要说“再见”吗?这是以讹传讹,还是有科学道理?

四种高风险食物究竟是哪几样?咱们不禁要替王大爷、也为许多习惯“姜”中保健的老人问到底:年过70的人,坚持这些饮食,到底是延年益寿,还是暗藏隐患?

生姜一直被中医称为“百病之药”,驱寒止呕、醒脑开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有建议适量食用生姜,尤其是体质偏寒、易伤风感冒的老年人,生姜的确能暖身、缓解不适。

从数据上看,适量食用生姜可以让老年人的抗氧化能力提高10%-21%,还对调节血脂、血糖有一定帮助。

但医学上,生姜属于辛温刺激性食材。上了年纪,70岁前后,人体各项机能下降,肠胃黏膜变脆弱,肝肾排毒功能减慢。

某些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疾病患者,对辛辣食品的耐受性明显下降。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数据显示,70-80岁老年人中因辛辣食物诱发胃部不适、消化不良、腹泻者要比60-70岁人群高出约18%。

长期、大量吃生姜,容易刺激胃肠,导致胃痛、泛酸等毛病;又因姜性属热,阴虚体质和内火偏重的人,吃多了还可能引发口腔溃疡、咽喉肿痛。



尤其在夏季、潮湿闷热天,老年人“上火”的概率更高,这时候再执着吃生姜,只会加重身体负担。

医生还特别提醒,有老年人迷信“姜中养生”,长期每天喝浓姜茶,结果反而患上了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由此来看,“年过七十还一味靠生姜长寿”,其实并非人人适宜,更有不少老人吃错了方式,反损健康。

许多老人自觉生活有节,但现实中很多饮食小习惯悄然伤身。医生强烈建议,年过七旬的群体,对下面这4类“高风险”食物,最好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则少:

高盐食物:老人口味重,吃饭离不开咸菜、腊肉、腌制鱼。但实际上,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70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已超57%,而每日食盐摄入每减少1克,心脑血管风险可降低约5%。



高盐饮食不仅升高血压,还会导致肾功能受损、水肿,加重动脉硬化。酱菜、腌鱼、火腿等能不吃就不吃。

高糖食物:“嘴馋管不住?”蛋糕、果脯、甜饮料在老年聚会里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事实上,内分泌科的数据显示,70岁群体糖尿病前期甚至高血糖人数接近两成。

持续高糖、多糖饮食,会增加高血糖、肥胖和冠心病的风险。医生建议,精致糖类、含糖饮料等,该戒就戒。

高脂/动物内脏、肥肉:“补身子”靠盘中肥肉?但研究表明,动物内脏和高脂肪肉类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远超常规食物。

年老后,动脉硬化、脂肪肝、冠心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70-80岁老年人“血脂异常”检出率高达63%,远远高于中青年。少碰动物内脏、油炸食物、肥肉等。



辛辣刺激性食物:除生姜外,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物一样不可贪嘴。脾胃功能普遍衰退的老人,一旦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胃炎、腹泻,甚至诱发便血、肛裂等不适。

医生建议,老年人饮食宜温和、易消化、不过分刺激为主。

另外,生冷寒凉食品也需严格控制。冷饮、雪糕、西瓜虽解渴,却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腹泻、消化紊乱。尤其是体虚怕冷的老人,更要把控分量。

其实,长寿老人从不是靠单一“灵丹妙药”,而是在饮食结构上做减法、做加法、“五谷杂粮为主,荤素搭配、均衡多样”。

医生的健康建议包括: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模式,每天盐摄入量以不超5克为宜,结合淡味饮食。



主食多选择粗粮、杂粮,少精米白面。多搭配深色绿叶蔬菜、豆制品、坚果和鱼类(尤其深海鱼)为蛋白质补充。

注重饮食品质,烹饪采用蒸、煮、炖的方式,最大程度减少煎炸、红烧等油腻做法。

若因体质确实需要驱寒暖身,可偶尔食用点姜片、红枣等。但务必遵循“适量、个体差异化”原则,不可盲目“以药为食”。

保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也不要为了省事“三餐糊弄”。餐餐七分饱最宜健康。

有慢病和特殊体质者,饮食调整需在医生或专业营养师指导下执行。

如王大爷一样开始关注到饮食问题,及时作出调整,老年健康和长寿是真正可以看得见的。

例如,一些社区健康干预调查发现,规律、清淡的饮食结构,让老年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概率分别下降13-18%,平均寿命可延长2-4年,且老人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粟裕汇报作战计划,毛泽东很惊讶:你打算一次性消灭450万蒋军?

粟裕汇报作战计划,毛泽东很惊讶:你打算一次性消灭450万蒋军?

大运河时空
2025-11-01 19:03:57
刘亦菲一字马标准吗?似乎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练的,至少我是练不了

刘亦菲一字马标准吗?似乎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练的,至少我是练不了

白宸侃片
2025-11-03 12:38:33
换了三套房才知道,“地暖”和“暖气片”哪个更好,幸亏没选错!

换了三套房才知道,“地暖”和“暖气片”哪个更好,幸亏没选错!

家居设计师苏哥
2025-11-02 10:39:34
8个月前洪金宝还有点念想,冯淬帆这一走他的愿望彻底实现不了了

8个月前洪金宝还有点念想,冯淬帆这一走他的愿望彻底实现不了了

小娱乐悠悠
2025-11-02 10:52:47
俄罗斯有多穷?莫斯科有多富?| 地球知识局

俄罗斯有多穷?莫斯科有多富?|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2025-10-28 20:28:17
中国斯诺克单日1胜4负!丁俊晖第3轮对手确定,肖国栋周跃龙陪跑

中国斯诺克单日1胜4负!丁俊晖第3轮对手确定,肖国栋周跃龙陪跑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3 19:36:49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39健康网
2025-10-28 19:30:54
中国正在大量囤油,一度吞掉世界9成囤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中国正在大量囤油,一度吞掉世界9成囤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次元君情感
2025-11-03 15:47:46
“辞职看世界”的女老师,10年后成这样:黯然回乡,老公已分开

“辞职看世界”的女老师,10年后成这样:黯然回乡,老公已分开

热风追逐者
2025-10-24 01:15:03
清华大学研究报告:个人养老金没成……

清华大学研究报告:个人养老金没成……

家传编辑部
2025-11-03 12:16:38
突破耐久极限?一辆特斯拉Model S被曝行驶260万公里

突破耐久极限?一辆特斯拉Model S被曝行驶260万公里

手机中国
2025-11-03 10:03:04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南宫一二
2025-11-03 10:50:43
不找矮个、不找穷人!31岁网球名将公开择偶标准,要求附银行流水

不找矮个、不找穷人!31岁网球名将公开择偶标准,要求附银行流水

往史过眼云烟
2025-11-03 14:24:12
网友分享: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看完笑到飞起!

网友分享: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看完笑到飞起!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9-29 00:05:12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百态人间
2025-10-31 14:43:12
刚刚公布:广东最新消费券来了

刚刚公布:广东最新消费券来了

珠江时报
2025-11-03 12:34:54
今年谁能有他猛!拿到亿元合同,当上球队老大,有望入选全明星

今年谁能有他猛!拿到亿元合同,当上球队老大,有望入选全明星

球毛鬼胎
2025-11-03 16:17:33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11:13:13
村里建广场我赞助40万,却发现没我名字我淡定离开,三天后村长懵了

村里建广场我赞助40万,却发现没我名字我淡定离开,三天后村长懵了

眼泪博物
2025-08-22 18:21:23
张靓颖这下估计后半辈子都跟辣菜说拜拜了。

张靓颖这下估计后半辈子都跟辣菜说拜拜了。

小光侃娱乐
2025-11-03 18:15:03
2025-11-03 22:28:49
余塩搞笑段子
余塩搞笑段子
专注搞笑视频,喜欢殿下关注,感谢支持!
1173文章数 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亲子
数码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孩子内裤上有这样的东西, 宝妈不要急着洗!

数码要闻

打破国外垄断 海信RGB三维控色显示技术荣膺创新大奖

教育要闻

为2000名兰溪少年,点亮一盏盏心灯 | 2025“暖春”公益行活动照亮彼此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