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术成果丰硕的青年学者,在评上教授不到一年、事业正值黄金期的时候,生命戛然而止,这种惋惜和痛心难以言表。
![]()
01
2025年10月25日上午,湘潭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导师刘昊霖,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7岁。
这一噩耗传出来,学生们都吓到了,万万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
那么负责任的一位老师,深受学生爱戴,平时看起来非常健康。
根据校方和学生们的确认,在10月24日下午,也就是临终前一日,刘昊霖教授还站在讲台上,还在为学生们上《Linux系统》课程的最后一堂课。
他在课堂上看起来是那样康健,说话铿锵有力,耐心地划了重点,解答了疑问。
以为是寻常的一次上课,有学生习惯性地录了音,没想到这竟成了老师留给他们最后的声音。
“我还录了音,特别喜欢这位老师,非常负责非常有耐心,今天听到消息像做梦一样。”
![]()
毕竟才短短一天,怎么人就好好端端的说没就没呢!
原来,在24日白天给学生上完课后,到了晚上刘昊霖就突发病情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抢救时甚至用上了ECMO(人工心肺机)。
到了25号上午,所有医学抢救最终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另一位该学院的教授透露,“不知道具体原因,反正就突然生病,一下人就没了。”
![]()
如此突然的告别,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感到震惊和难以接受。
医学分析提示,这种应该是猝死,多与隐匿性基础疾病,以及叠加熬夜、精神高压有关。
所以人走得才这么突然,而且他是在当天夜晚突然发病的。
![]()
湖南职称评审网显示,该网于2024年11月20日发布了职称申报名单,当时刘吴霖申报教授职称。
也就是说刘昊霖去世前,被评为大学正教授就快满一年了。
02
回顾刘昊霖教授短暂的37年人生,他的学术履历堪称优秀青年的模板。
他于2006年进入四川大学攻读本科,之后在那里完成了硕博连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15年博士毕业后,他进入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任教。
2020年起在计算机学院任教,研究方向为边缘智能、算力网络、智慧网络、隐私计算等前沿领域。
![]()
后来被评为湖南省“芙蓉青年人才”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此前主持了7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还拥有1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
就在2025年9月,他还被列入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足见其学术活跃度和重要性。
目前,湘漂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官网上,刘昊霖教授的图像已经变为黑白。
![]()
03
近年来,频繁出现年轻博导和青年大学老师逝世的情况,这是一个令人痛心和值得深刻反思的现象。
今年已经有十几位中青年学者英年早逝,最年轻者 30 岁出头。
比如8月的时候浙江大学 35 岁的青年博导杜某某坠楼身亡,年仅33岁的南京大学美女博导东思嘉去世,中国计量大学32岁讲师石召君去世……
![]()
![]()
这些看似履历光鲜、获得千万级经费支持的青年才俊,也难以摆脱各种压力的困扰。
他们面临着“非升即走”制度、科研考核压力或导致过劳。
比如刘昊霖37岁评上正教授,拥有如此光鲜的履历,这可能是“用健康换成就”。
高强度的科研压力、教学任务以及争取项目的竞争,可能让很多像他一样的青年学者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甚至忽视了身体的预警信号。
![]()
![]()
成就固然重要,但生命才是所有可能的起点。
我们不应总是歌颂“带病工作”的拼搏,而应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生命健康,前往别过度透支身体。
希望刘昊霖教授一路走好,也希望他的亲友、同事和学生们能节哀。
![]()
希望每一个人在努力奔跑追求梦想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偶尔停下来,听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毕竟,拥有健康,一切的努力和奋斗才更有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