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大学
编辑整理:双一流高教
10月31日,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教育工作会议在郑州大学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任友群,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宋争辉出席会议并讲话。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一级巡视员次旺平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杨鸿、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郁云峰、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刘朋建,语文出版社社长于春迟,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别荣海,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校长李蓬院士等出席会议。国家语委有关委员单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教育部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会。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主持会议。
![]()
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教育工作会议在郑州大学召开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语言文字工作全面融入国家教育发展大局,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实践探索不断深化,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教育取得显著进展。
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文化人、以语育人,扎实推进国家语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加快构建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教育体系,完善全民语言文化素养提升机制,统筹做好传承发展、教育普及、资源建设与推广传播等工作,推动“十五五”时期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语言能力提升和语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河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厅、邢台市威县教育局,以及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等单位代表和青年教师代表作交流发言。
会前,任友群副部长一行调研了郑州大学校史馆、中华汉字文化园和“中华源”考古实验室,对学校在语言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文明探源方面的工作表示肯定,希望学校进一步发挥学科平台优势,深化语言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强跨学科育人,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
任友群调研中华汉字文化园
郑州大学中华汉字文化园于2025年10月正式建成。该园是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语委及河南省人民政府等八部门共同实施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的重大成果,旨在系统展现汉字演变历程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园区深度融合文化、科技与教育元素,构建了“一步一史、一景一文”的沉浸式育人环境。一期建设包含“文根中原”“字润华夏”“字动空间”三大功能区,呈现从甲骨文到秦汉文字的完整演变场景,通过实物陈列、数字交互与手工实践,打造集研究、教学、体验于一体的语言文化传承实践基地。
![]()
中华汉字文化园
![]()
仓颉造字雕塑
![]()
十二生肖雕塑
![]()
秦文字精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