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像踩着棉花一样软绵绵的,走路时总感觉不到地面的真实触感;裤管里的双腿时常传来针刺般的麻痹,或是像被无数小虫啃咬般的异样感;最令人难堪的是,竟然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漏出尿液,甚至排便也变得难以控制——这就是马尾综合征患者的日常困境。
这种由于脊髓末端神经束受压损伤导致的症候群,不仅剥夺了人最基本的尊严,更让每一步行走、每一次如厕都变成需要全力应对的挑战。
![]()
下肢异常,病根不在肢体
中医将马尾综合征归入“痹证”、“痿证”范畴,并与“小便失禁”、“大便不利”等病症相互参照。经典医籍《黄帝内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贯穿脊髓;膀胱经循行于腰背下肢,与大小便功能密切相关。
当腰部跌扑损伤、椎间盘突出,或因手术创伤导致瘀血阻滞,或因肾气亏虚致精髓不充,均可使督脉受损,经络不通。气血不能濡养筋脉,则出现下肢麻木不仁;膀胱气化失司,肾司二便功能失调,则导致小便淋沥不尽、大便失禁。这与现代医学的马尾神经受压理论不谋而合——都是“通路”受损导致“信号”传导失常。
![]()
标本兼治,重建功能控制
面对这种疑难杂症,中医采取的是“疏通经络,益肾填精,活血化瘀”的综合策略。治疗不仅要缓解麻木和大小便障碍,更要着眼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整体气血的调畅。
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表现灵活变通:对于以麻木为主、痛觉迟钝者,重在活血通络,常选用地龙、全蝎等虫类药搜风通络;对于大小便功能障碍突出者,需加强益肾固摄,常用桑螵蛸、益智仁等收敛精气;若兼有腰腿刺痛、位置固定的瘀血证候,则加入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
![]()
案例见证转变
一位53岁的男性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症状。就诊时双下肢麻木无力,需扶墙行走,小便时常失禁,大便需依赖药物才能排出。伴有腰部酸冷、耳鸣头晕等症状,舌淡紫有瘀斑,脉沉涩。辨证属肾虚督损,瘀阻经络。
治疗采用益肾通督、活血通络的治法,以内服汤药配合针灸治疗。选穴以腰夹脊、八髎、秩边等局部穴位配合足三里、肾俞等远端点穴,激发经络之气。用药以补阳还五汤合右归丸为基础方加减化裁。
治疗两周后,患者自觉下肢麻木感减轻,小便控制能力有所改善;两个月后,已能借助手杖短距离行走,大小便基本能够自知;连续治疗五个月后,下肢肌力明显恢复,可独立室内行走,二便控制接近正常。复查显示神经传导速度较前改善。

重要提醒
马尾综合征的康复是渐进过程,切忌因短期未见显效而放弃。患者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系统治疗,根据阶段性反应调整方案。治疗期间需注意腰部保护,避免负重,同时配合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如提肛运动、足踝泵运动等。
中医着眼于整体功能的重建,通过疏通经络、调补脏腑,为神经恢复创造内在环境。虽然马尾神经损伤是医学难题,但通过精准辨证和综合治疗,许多患者能够重获感知与控制能力,找回生活的自主与尊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