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瑞云村的千亩茶山在秋意中渐隐轮廓。此时,村委大楼旁的一个直播间内灯火通明,“00后”村干部李圣鹏面对镜头举起一罐白茶:“这是我们瑞云的高山白茶,茶芽饱满,汤色清亮,喝一口,是乡愁的味道。”
短短两个月,这位返乡大学生完成了从腼腆基层干部到从容“畲乡推荐官”的蜕变。这一转变,源自硖门乡“郑为铨党员工作室”领衔党员、退伍军人郑为铨推动的一项创新探索——“乡村星火”计划。
![]()
李圣鹏(右)正在直播间向网友推介瑞云白茶
自2009年利用退伍安置费创办小型茶叶加工厂起步,郑为铨一步步将企业打造成省级龙头企业。多年来,他积极带动村民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搭建农产品直播孵化基地,持续开展茶叶技术培训。工作室成立以来,通过直播平台实现茶叶销售额超百万元,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面对电商直播普遍存在的人才流失困境,郑为铨敏锐发现了破题之道。“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年轻人留不住,产业就活不起来。”他坦言,村里的年轻干部既熟悉本地风物,又具备文化基础,唯一欠缺的是一个合适的平台。于是,一个村企共建、党员带动的“乡村星火”计划应运而生:以工作室名义招募村干部,利用晚间业余时间参与电商直播,重点推广当地白茶,并延伸至瓯柑、百合等特色农产品。
这个创新构想与李圣鹏返乡发展的初心不谋而合,他成为首批加入该计划的村干部。如今,他白天处理村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晚上则化身主播,在镜头前娓娓讲述畲族文化与制茶工艺。
“第一次直播,手都在抖,话也说不连贯。”李圣鹏回忆道。企业为他们组织了系统培训,从产品知识到话术技巧,从镜头表现到平台规则。郑为铨更是亲自示范,带领他们反复排练。
成长悄然发生。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海峡两岸各民族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民族好物直播间,李圣鹏与郑为铨配合默契,用真挚的畲乡故事打动观众,从众多直播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那场直播的“销冠”。
随着模式逐渐成熟,郑为铨着手构建“多号联播”矩阵,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同步启动,实现“短时高频、多屏联动”的传播效果。“直播间里,村干部们不仅推介产品,更展示采茶制茶的过程、畲族传统节日和乡村风貌,形成‘人文+产品’的立体传播格局。”郑为铨表示。
![]()
硖门畲族乡生态茶园
创新模式正持续释放辐射效应。近年来,硖门畲族乡将创建“党员冠名工作室”作为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发掘先进典型,引导有专长、热心公益的优秀党员领办工作室。通过“亮身份、比作为、创品牌”的机制,推动工作室精准对接群众在产业、技术、调解、文化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将党员个体优势转化为服务集体的效能,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这些由优秀党员领衔的‘党员冠名工作室’,不仅密切了党群关系,切实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更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劲引擎。”硖门畲族乡党委组织委员林慧敏说。
茶香氤氲,希望在田野间生长。在硖门畲族乡,一群年轻人用夜晚的灯光点亮了乡村振兴的梦想。他们的实践证明:当传统产业插上新思维的翅膀,当基层党建注入新活力的源泉,青山绿水间蹚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群众增收的共富之路。
( 来源:闽东日报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