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云酒头条)
![]()
酒企带着资本、技术与品牌理念深入镇域,镇域则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文化底蕴与产业基础反哺酒业,二者在深度融合中催生出新的增长动能。
酒业“下沉”遇上镇域经济“上行”,这场双向奔赴正在重塑酒业的未来格局。
文|宋玥
中国乡镇正在展现惊人的经济能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建制镇数量已达2.1万个,其中有6个镇GDP突破千亿元,GDP达到五百亿规模的镇也接近20个。
作为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这些产业强镇正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驱动城乡协同发展的新支点,不断夯实新型城镇化的根基。
10月10日,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在调研江安县四面山镇时指出,集团将“结合镇域资源禀赋、产业规划、区位特点,充分发挥五粮液的资源优势”,在农旅融合、产业招引、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支持,共同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之前,宜宾市也召开全市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更好凝聚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镇域经济加速崛起,酒业——这一与乡镇血脉相连的传统产业,也迎来历史性契机。深度的产城融合已不再是酒业的可选项,而是在下沉竞争中取胜的必修课。
![]()
风起千亿镇:杯酒见新天
镇域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能见度进入公众视野。
在“2024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上,广东佛山北滘镇、广东佛山狮山镇、贵州遵义茅台镇、江苏昆山玉山镇、广东东莞长安镇、江苏张家港杨舍镇等6个“千亿镇”,共同勾勒出中国镇域经济的巅峰图谱。
这些经济重镇不仅规模庞大,经济密度同样令人瞩目。
数据显示,2024年六大“千亿镇”的人均GDP平均超过20万元,单位面积GDP平均为8.6万元/平方公里。其中,东莞长安镇更是高达12.9万元/平方公里,展现出惊人的集约化发展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镇域对人口的吸引力持续增强。2020年至2024年间,六大“千亿镇”常住人口均保持正增长,平均增量达到5.4万人,印证了“产城融合”的良性发展态势。
![]()
▎茅台镇风光(图源:贵州茅台)
以茅台镇为例,依托不可复制的酱酒核心产区资源,在2019至2021年间,茅台镇GDP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吸引了超过2000家酒企入驻。赤水河两岸酒厂林立,产能快速扩张。
酱酒产业不仅为茅台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千亿茅台镇的养成背后,“一方水土酿一方酒,一杯酒带动一座城”的产城融合逻辑清晰可见。它不仅是名酒与名镇相互成就的典范,更揭示了酒业发展价值锚点的重构——镇域不再只是生产所在地,而是品牌价值、文化认同与产业优势的核心载体。
![]()
下沉与上行
酒业与镇域经济的双向奔赴
不止茅台,对于任何一个中国酒类产区或品牌而言,“一方水土酿一方酒”都是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
独特的镇域禀赋构成了酒企不可复制的基因,也塑造了品牌最根本的辨识度与文化底色。
这种根植于地域的独特属性,使酒业与镇域之间形成了超越地理范畴的深度共生。镇域不仅是酒业的地理原点,更是其发展的战略支点。
二者相互成就、彼此赋能——正如茅台镇孕育了茅台酒,而茅台酒也重塑了茅台镇的经济社会生态,形成了“以酒兴镇、以镇促酒”的良性循环。
![]()
▎坐落于赤水河左岸二郎镇的郎酒(图源:郎酒股份)
当前,随着镇域经济发展提速,这种深度绑定关系正释放出新的时代价值。“下沉”已成为酒业拓展市场空间的重要路径,而深度的产城融合为酒企下沉提供了独特优势。
拥有产区根基的酒企,在开拓县镇市场时,不仅是产品的提供者,更是地域生态、酿造技艺与特色文化的系统输出者。
![]()
▎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图源:宜宾市酒业发展局)
当酒企与镇域从地理相邻走向战略协同,这种协同效应将在市场竞争中转化为显著优势。
更懂本地消费习惯,更善于运用区域文化特质,更容易构建从产地到餐桌的短链供应体系……这些优势将使酒企在县镇市场的开拓中更精准地触达目标客群,实现高效转化。
总之,当酒业“下沉”遇上镇域经济“上行”,就成就了一场深刻的双向奔赴。这不仅是产业与区域的简单叠加,更是资源要素的重构与发展模式的创新突破。酒企带着资本、技术与品牌理念深入镇域,镇域则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文化底蕴与产业基础反哺酒业,二者在深度融合中催生出新的增长动能。
这种双向赋能不仅拓宽了酒业的市场边界,也为镇域经济注入了持久活力,更在“下沉”与“上行”的共振中,为中国酒业的高质量发展开辟出独具特色的路径。
![]()
借鉴百强镇经验
解锁酒业“最后一公里”价值
纵观全国百强镇的发展路径,其成功经验可凝练为“精准选赛道、深度聚资源、持续优环境”三大核心策略。
这些经验对正处于镇域经济发展关键节点的酒业而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国际酒博会开进杏花村镇。2022年9月,杏花村汾酒专业镇获山西省首批省级重点专业镇称号,成为山西1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之首。(图源:中国酒业协会)
从“渠道下沉”到“价值下沉”
酒业的下沉不应止于渠道拓展,更要实现价值深耕。拥有产区根基的酒企,在开拓县镇市场时,不仅是产品的提供者,更是地域生态、酿造技艺与特色文化的系统输出者。
这意味着需要深入理解县镇消费者的需求变迁——从“喝得起”转向“喝得好”,并针对年轻群体的偏好,开发更契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产品。
从“分散竞争”到“集群作战”
借鉴张家港杨舍镇聚焦新能源、东莞长安镇深耕电子信息的经验,酒业产区应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通过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专业化分工、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育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共建”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产业持续成长的沃土。酒企应主动参与镇域的营商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完善和人才引进培育。从完善配套设施到构建人才体系,从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到促进酒旅融合创新,每一个环节的优化都将为酒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酒业“下沉”遇上镇域经济“上行”,这场双向奔赴正在重塑酒业的未来格局。那些能够深度把握产城融合精髓的酒企,将在深入挖掘“最后一公里”价值的过程中赢得先机。
最深度的融合,就是最强大的竞争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