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4日,印度尼西亚外交部发表官方声明,明确表示全力支持国际法院就巴勒斯坦被占领土问题作出的咨询意见。
并强调该裁决确认了以色列作为占领国的法律责任,符合印尼及国际社会对公正解决巴以冲突的共同期待。
此次国际法院发布的咨询意见,以《日内瓦第四公约》为核心法理依据,明确界定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包括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及东耶路撒冷的法律义务。
保障巴勒斯坦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保护医务人员及人道救援人员安全、禁止以饥饿作为战争手段等关键内容,同时强调以色列必须尊重和保障巴勒斯坦民众的基本人权。
这一意见虽不具备直接强制执行效力,但承载着国际社会的道义共识与国际法准则,为解决巴以冲突提供了重要法理参考。
![]()
印尼外交部在声明中指出,国际法院的裁决回应了全球对巴勒斯坦人道主义危机的关切,以色列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应切实履行国际法义务。
为联合国巴勒斯坦难民署近东救济工程处等机构的人道主义行动提供便利,保障其不受干扰地开展救援工作。
数据显示,持续的冲突已导致加沙地带超过200万人面临粮食不安全,近半数医疗机构因轰炸或物资短缺无法正常运转,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援助物资运输多次遭遇阻滞。
以色列外交部虽在官方网站引述了裁决中关于占领国义务的表述,声称“将尊重联合国机构的特权和豁免”,但其实际态度更为强硬。
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此前已公开谴责该咨询意见是“耻辱性决定”,质疑国际法院的公正性,甚至指责联合国相关机构“沦为恐怖分子温床”,试图通过否定机构合法性回避裁决核心要求。
此前,国际刑事法院已针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人发出战争罪相关逮捕令,认定其涉嫌对加沙平民伤亡负有责任,而以色列以“非《罗马规约》缔约国”为由拒绝承认该管辖权,相关上诉也已被法院驳回。
印尼在声明中进一步敦促联合国及国际社会采取切实行动,确保国际法院裁决得到有效执行,推动人道主义援助不受阻碍地进入巴勒斯坦领土。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印尼长期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益,此前已多次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呼吁停火止战,推动“两国方案”落地,并向加沙提供了多批人道援助物资。
![]()
此次声明中,印尼再次重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自决权和建立主权国家的斗争,呼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巴以历史争端。
国际社会对该裁决的反应呈现分化。多数阿拉伯国家及不结盟运动国家支持国际法院立场,呼吁以色列遵守国际法。
而美国等少数国家则认为裁决“存在偏见”,可能影响巴以停火谈判进程。联合国相关专家此前已指控以色列存在系统性破坏巴勒斯坦司法体系的行为,包括轰炸律师协会总部、烧毁司法档案等,加剧了冲突地区的法治危机。
分析指出,印尼的明确表态为国际社会落实人道主义援助、推动政治解决巴以冲突注入新动力。
但鉴于以色列的强硬态度及地缘政治博弈,裁决的实际执行仍面临多重挑战。
国际社会需进一步凝聚共识,通过多边机制施压以色列履行义务,同时为重启巴以和谈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巴勒斯坦的人道主义灾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