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谈判在即,欧盟联合G7密谋反华,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关于稀土和安世半导体问题,我们又是如何表态的?
10 月 21 日中方刚明确愿意赴布鲁塞尔就稀土议题展开磋商,还没等 24 小时过去,外媒就放出消息,说有 31 个国家在暗中谋划针对中国的动作。
![]()
细究这 31 个国家的名单,其实就是欧盟 27 国再加上七国集团(G7)里的核心成员 —— 这些国家平时就总在贸易问题上跟中国找茬,这次凑在一起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铺垫的机制化操作,23 号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峰会,正好成了他们摆台唱戏的地方。
峰会上法国先站出来挑头,说要把所有针对中国的报复选项都摆到桌面上来;德国更直接,琢磨着要动用 2023 年就生效的《反胁迫工具法案》。
![]()
这套法案在欧盟内部被不少人称作 “贸易领域的撒手锏”,不光能限制进出口贸易,还能在投资领域设卡,甚至削弱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说白了就是能直接把不符合他们要求的企业挤出欧洲市场。
可这套看似强硬的说法,其实更多是演给欧盟内部看的 —— 东欧一些国家早就一个劲喊着要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法国和德国正好想借着这股势头,把内部的阵营拢得更紧些,免得各自为战。
光让欧盟内部意见统一还不够,他们很快就拉上 G7 一起商量协调动作。
![]()
G7 专门开了场不对外公开的闭门会议,把欧盟之前提出的那些诉求,整理成了一份 “集体行动方案”:德国负责从法律层面论证这些措施的合理性,日本牵头起草技术层面的执行方案,美国则站在台前造势,形成了 “欧盟搭好框架、G7 填充细节” 的合作格局。
为了让这套操作显得师出有名,他们还拿荷兰之前针对中国安世半导体的做法当借口,说要出台新规定,逼着在欧洲运营的中国企业转让核心技术,还得跟当地企业搞合资公司 —— 这一下就把他们一直标榜的 “自由市场” 伪装彻底撕下来了。
稀土围堵:限价、征税与产业链脱钩的迷局
这 31 个国家之所以急着凑在一起搞联合,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在稀土问题上被中国 “卡了脖子”。
![]()
要知道,欧盟现在用的稀土,90% 的精炼环节都得依赖中国;就连新能源汽车上用的磁体,更是有 97% 得从中国进口 —— 要是中国这边收紧供应,欧洲的汽车生产线说不定就得停摆。
他们想出的应对办法看着挺狠,其实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花架子,最先拿出来的就是稀土 “限价令”。
G7 主动牵头定了个规矩:轻稀土每吨设定 2 万美元的基准价,中重稀土每公斤则定了 1500 美元的上限,还要求成员国都搞许可证管理,要是有国家违规把稀土转口给其他地区,得罚交易额的 30%。
![]()
可这计划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美国暗地里把军工领域要用的稀土排除在这个限价范围之外,怕的就是限价会影响本国企业扩大产能;加拿大则非要给稀土回收产品开绿灯,因为他们自己国内的稀土回收产能,连本国 8% 的需求都填不上。
更关键的是,稀土提炼可不是简单活,得用到 2000 多项专利技术,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提炼成本只有美国企业的 1/4,产品纯度还能稳定在 99.99% 以上 —— 美国花了 7 年时间搞稀土量产,到现在都没成气候,这种靠行政命令定的价格,根本拧不过市场规律。
限价搞不成就来硬的,关税和碳税一起上。
![]()
美国从今年 4 月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稀土磁铁加征 25% 的关税,这一下就出了问题 —— 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很快就面临稀土磁铁短缺的情况,Model3 车型的交付时间从之前的 3 周,一下子拉长到了 2 个月,每辆车的生产成本还涨了 1.2 万美元。
欧盟更离谱,借着 “碳排放” 的名义,打算对中国出口的稀土产品征收每吨 120 欧元的碳税,可他们没料到,中国的稀土企业早就用上了光伏供电,还搞了余热回收技术,单位产品的碳排放比匈牙利刚建好的稀土工厂还低了将近一半,最后没办法,只能悄悄把征税时间往后推。
![]()
为了彻底跟中国的稀土产业链脱钩,他们还规划了一个 “东欧稀土走廊”,打算在匈牙利和波兰建稀土分离工厂,目标是到 2030 年能满足自己 20% 的稀土需求,同时还拉着非洲国家和澳大利亚一起搞稀土开发。
但现实根本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德国大众就给澳大利亚一家矿企投了 1.2 亿美元,可这家矿企的工厂要到 2027 年才能投产,而且现在技术还没完全成熟;波兰这些东欧国家,连稀土产业需要的基本配套产业都没有,根本没法参与进来。
全球南方国家更不买他们的账,印度直接表态说 “不会放弃中国市场”,越南和马来西亚反而主动找中国合作建稀土加工厂,形成了 “资源供应 — 技术加工 — 市场销售” 的闭环,把他们的脱钩计划冲得七零八落。
![]()
破绽显现:内部分歧与反制压力下的困局
这 31 个国家凑在一起看着声势浩大,其实内部早就乱成了一锅粥,再加上中方的精准反制,更是让他们首尾难顾。
先看欧盟内部的裂痕,负责经济事务的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就公开说 “跟中国脱钩根本不现实”;德国的博世集团因为缺了钕这种稀土元素,芯片生产线的开工率只能维持在 60%,企业天天找政府施压,希望能解决稀土供应问题。
![]()
G7 内部的分歧更明显,日本之所以急着推动限价,是因为他们国内的稀土加工厂已经减产了;可美国却不着急,还怕限价会影响自己军工领域的稀土供应,两边各有各的打算,根本没法完全同步。
中方的反制措施更是直接打在了他们的要害上。
9 月 25 号刚曝出 31 国密谋的消息,中国商务部就把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公司放进了出口管制名单 —— 这家公司可是美国唯一能建造核动力航母的企业,而且美军的核潜艇也得靠他们来更新换代,要是没了中国的稀有材料,他们的生产线就得停,美军核潜艇的更新换代也得搁置,每天的损失就得有几百万美元。
![]()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诉讼里,中方还提交了 120 份证据,清楚证明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防扩散公约》的规定,31 国提出的那些指控根本站不住脚,这场官司只能一直拖着,没个明确结果。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G7打造“稀土联盟”更像是政治表演
![]()
观察者网:嚯!欧盟被曝正研究对华贸易选项,还在制定“反制清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