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月21日,高市早苗当选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的消息迅速引爆舆论场。
2. 这一被外界视为“历史性突破”的人事安排,实则深深植根于自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权力博弈,真正的幕后主导者是现年85岁的政坛老将麻生太郎。
3. 故事的起点可追溯至9月那场突如其来的党内“逼宫”——石破茂执政刚满一年,自民党便在关键选举中遭遇自1993年以来最惨重的失利,参议院与众议院双双失去多数优势。
4. 麻生太郎敏锐捕捉到这一政治窗口期,以“执政表现不佳、领导能力缺失”为由,公开呼吁提前举行党总裁选举,此举如同一记重拳,直接将石破茂推向了政治悬崖边缘。
5. 仅仅七天后,石破茂被迫宣布辞去职务,自民党高层瞬间陷入权力真空状态,此时,高市早苗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麻生的决策圈中。
![]()
6. 回顾2021年的党总裁竞选,她当时仅是安倍晋三为牵制河野太郎而抛出的一枚战术棋子,并未真正掌握核心资源,未曾料想三年之后竟站上了权力巅峰。
7. 麻生派系此次倾尽全力支持其参选,不仅力推她成为正式候选人,更在10月7日完成了一次极具象征意义的人事布局。
8. 麻生本人出任副总裁要职,其妹夫铃木俊一执掌党干事长之位,甚至连卷入政治资金丑闻的萩生田光一也被重新启用,担任干事长代行一职。
9.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一场典型的派系夺权行动,高市早苗更像是被精心包装后推向前台的代言人,真正的操盘手始终隐身幕后。
![]()
10. 然而麻生的操作过于急切且缺乏协调,严重触怒了自民党长达26年的执政盟友——公明党。
11. 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立即提出三项不可逾越的底线:彻底整顿政治资金制度、停止官方参拜靖国神社、遏制党内日益猖獗的排外性言论。
12. 高市早苗仅对后两项作出模糊回应,而对于最关键的政治献金改革问题,则采取拖延策略,始终未给出具体时间表或执行方案。
13. 在10月10日的关键会谈中,当齐藤铁夫再度追问整改细节时,她依旧语焉不详,导致公明党当场决定终止联合执政协议,退出 coalition 政府。
14. 这一变故对自民党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使其原本脆弱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崩塌。
![]()
15. 自民党当前正深陷“三重困局”,难以脱身。
16. 高市早苗虽顶着“首位女首相”的光环步入首相官邸,但上任不久便意识到,自己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政治残局,而整个政党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危机。
17. 第一重困境来自“席位危机”。过去依赖公明党在地方选区平均输送约两万张选票的支持模式已宣告终结。
18. 根据2024年选举数据模型测算,若维持现有联盟结构不变,自民党将在下届众议院选举中丢失至少29至32个议席,届时参众两院都将无法确保过半数优势。
19. 没有稳定多数支持,任何立法提案都可能在国会搁浅,高市早苗甚至丧失了解散众议院重新大选的政治资本,内阁运作极有可能陷入事实上的“半瘫痪”状态。
![]()
20. 第二重困境体现为“盟友反制”。为填补议席缺口,自民党不得不紧急转向维新会寻求合作,但对方开出的条件极为严苛。
21. 包括全面废除企业政治现金捐赠制度、削减10%的众议院总席位、实行为期两年的食品类消费税免征政策等共计12项要求,高市早苗几乎全盘接受。
22. 更令人不安的是,维新会明确表示不参与内阁组建,只以“外部监督者”身份介入政策执行过程,随时可根据立场变化撤回支持。
23. 此种合作关系远比以往与公明党的稳定联盟更具不确定性,使政府决策长期处于被动摇摆之中。
![]()
24. 第三重困境源于“党内分裂”。自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后,自民党再无一位具备足够威望统合全局的核心人物。
25. 麻生派系一心扩张自身利益版图,频繁进行人事安插,引发其他派阀强烈不满,派系间的矛盾日益公开化。
26. 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对自民党的整体信任度已跌至32%,创近三十年新低,尤其年轻群体对其“临时拼凑联盟”和“赤裸裸的权力交易”表达强烈反感。
27. 客观来看,高市早苗这位“首位女首相”更像是一位被推上前线的“责任承担者”。
28. 自民党面临的深层问题绝非更换领导人所能化解。
29. 派阀政治积弊已久,权力分配机制僵化,传统执政联盟模式失效,再加上社会舆论对政治透明度的期待不断提升,多重压力交织之下,若继续沉溺于内斗与短期权谋,不仅执政地位岌岌可危,整个政党的组织根基也可能面临瓦解风险。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2025-10-21:高市早苗成日本首位女首相 上任即迎严峻挑战
![]()
环球时报2025-10-20:新首相将选出,日本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