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5月9日,对刘阿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她接受了右肺中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腺癌”。手术很顺利,术后也没有进行放化疗,一家人悬着的心暂时放了下来。
![]()
然而,平静的日子在两年后被打破。2020年5月29日,刘阿姨的CT复查报告显示:右肺中叶术后改变,左肺下叶发现一个直径约13mm的结节,内见钙化;同时,右肺上叶还有一个直径约12mm的磨玻璃结节。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同年9月3日再次复查,CT提示:右肺中叶术后表现,右肺下叶结节灶(考虑良性),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依然存在,并且纵膈肺门区还发现了三个淋巴结。
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刘阿姨说:“那个时候,人的精神感觉特别渺小,无助,心里头,好像没办法,天都塌了。”
家人不敢耽搁,立刻带她到北京寻求更权威的诊断。专家在仔细评估后,考虑到刘阿姨身体比较消瘦,坦诚地告诉她:“可以做放化疗,但是做放化疗的话,你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体能否承受。”其实,家人也早有此顾虑,并向专家表达了想尝试中医调理的想法,这位专家对此表示了赞同。
有了这个方向,家人开始四处打听。经过多方了解,他们关注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看到许多真实的病例和患者的良好反馈后,刘阿姨的家人下定决心:“一看这个病例,看得这么好,患者治好那么多,完了我们就下定决心,看一看,因为心里没底。”
![]()
2020年9月8日,刘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长。当时的她,除了身体消瘦,体质也很差:手脚常年冰凉,食欲不振,浑身乏力,说话多了就感觉胸部牵扯疼痛、上不来气,还伴有夜间咳嗽。
袁希福院长根据她的具体情况,为她开出了对症的中药。
服用中药一个月后,刘阿姨感觉食欲有了改善,吃饭、喝水都比以前多了。服用到两个月时,她欣喜地发现,自己不咳嗽了,也没痰了,晚上睡觉踏实了很多,连掉头发的情况也减轻了。更让她高兴的是,体力明显恢复,“一连走四个小时回家歇歇还能做饭”。
![]()
此后,刘阿姨一直坚持服用中药,并且只要身体出现任何不舒服,就会及时联系医院,请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方子。
2020年12月4日复查后,医生告诉她:“右肺上叶磨玻璃影无变化,肺上有三个淋巴结肿大,其中右肺门淋巴结小了点,隆突下淋巴结也小了点,另外还有一个不用管。左肺有一钙化点也有一点缩小,也不用管。”这个消息让一家人倍感鼓舞。
到了2021年3月再次复查,结果显示病灶情况较前稳定。医生甚至告诉她不用来得那么勤了,四五个月复查一次就行。
2024年4月26日,刘阿姨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开封首站活动。她在会上分享了自己这几年的抗癌心路历程,还特意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花送给了主管医生,以表达感激之情。
![]()
回顾这四年的经历,刘阿姨说:“头半年,到一年左右复查,就是说里面的东西固定,长的东西固定了,它就没有什么变化,不长了。然后身体状态啊,精神状态啊,越来越好,所以说就特别有信心。”
从最初感觉“天塌了”的无助,到如今结节稳定、精神饱满地分享经历,刘阿姨这四年走过的路,为许多同样面临困境的患友提供了一份真实的参考和宝贵的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