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6月,主持人黄智贤在厦门海峡论坛会的15分钟演讲,触动了无数人,期间数次落泪,情绪激动,那句“我是中国的台湾人”更是引发观众共鸣,台下掌声持久响亮。
但演讲传回台湾后,黄智贤却遭遇了围剿,仅3天,她主持的节目就被官方以荒唐的理由下架,其家人也被伤害,台湾当局陆委会更是发布声明,威胁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
台湾官方以什么理由下架了黄智贤的政坛节目?遭受政治打压的她,作何回应?
一场温水煮青蛙的围剿
黄智贤,本名黄琼贤,她的故事,是一场关于声音和个人的现代战争。
她的声音——那个旗帜鲜明主张两岸统一的论调,从未改变。但承载她声音的那个“容器”,却经历了一场从被动驱逐到主动选择的剧烈变迁。
![]()
她的战场,从台湾电视屏幕的封闭围城,迁移到政治论坛的公开舞台,最终突围至无远弗届的全球互联网。
故事的起点,在台湾一家电视台,黄智贤主持的《夜问打权》,是当时岛内唯一公开打出统一旗号的政论节目。
![]()
这档节目很特别,它不仅仅是批评民进党的施政,更深层的是,它试图从法律和历史的根基上,去挑战“台独”论述的合理性。
节目里,黄智贤会引述台湾本地的法律条文,讲述被刻意遗忘的历史渊源,还会毫不避讳地展示大陆高铁等发展成就。
![]()
这种直接“亮剑”的风格,让它在政治光谱独特的台湾媒体环境中,成了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异物”。
它最初被安排在黄金新闻频道52台,凭借着鲜明的观点和扎实的论述,吸引了大量观众。然而,这种高地上的政治战争,注定不会平静。
![]()
当局的策略并非一击致命,更像是一场“慢性扼杀”。台湾的通讯传播委员会,也就是NCC,开始频繁出手。
他们以“过度亲中”这类模糊不清的政治帽子为由,对节目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处罚。真正的“流放”很快到来,节目被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搬家”之旅。
![]()
第一次,从新闻属性极强的52台,被挪到了主打娱乐的39台。这是一种釜底抽薪,意图切断它和主流政论观众群体的天然联系。
但这还不是终点,不久之后,它再次被迁移,这次被扔到了一个几乎无人问津的遥远数位频道——154台。
![]()
这是一种典型的边缘化策略,目的就是想把它“困”在媒介的角落里,让它的声音自然消失。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种物理上的隔离,似乎并未奏效。
节目的忠实观众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他们跟着节目一路转换频道,甚至自发成立了网络后援会,在网络上为这个被放逐的声音筑起新的阵地。
![]()
核心受众的凝聚力,在打压中反而被淬炼得更强了,这往往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2019年6月16日,福建厦门国际会议中心,第十一届海峡论坛,黄智贤主动选择了她的第二个战场。
她把自己的言论,从那个被层层限制的电视录影棚,搬到了一个高曝光度、高政治符号意义的公开舞台上。这一步,彻底打破了过去那种“斗而不破”的模糊默契。
![]()
引爆一切的那句话
她一上台,开场白就掷地有声:“我是中国的台湾人”。在短短15分钟的演讲中,她数次落泪,情绪激动。
她说自己走访了大陆三十多个城市,为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而感动,她将两岸七十年的分离视作民族的巨大伤痛,并断言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大势。
![]()
接着,她将矛头直指“台独”,谴责其为伤害民族的自残行为,并正告说,“14亿中国人,绝不容忍‘台独’”。
最关键的是,她公开表态支持“和平统一”和国家制度,甚至将后者定义为大陆对台湾“最大的尊重与体贴”。
![]()
最后,她喊出了那句至今仍被反复提及的话:“我们这一代,要把台湾带回家。”这场演讲的冲击力,远超过她在电视节目里说过的一切。
在厦门的舞台上,她的言论不再是供观众讨论的“观点”,而成为一个必须被回应的政治“宣言”。这种决绝的姿态,让台湾当局无法再用过去那种罚款、挪频道的“慢性扼杀”来应对。
![]()
台湾绿营势力在网络上掀起了对她的围攻,甚至施压她那位担任民进党籍台南市长的哥哥黄伟哲,要求他“管束自己的妹妹”。
台湾陆委会紧随其后发表声明,威胁将追究她的刑事责任,指控她参加了大陆的“统战”活动。
![]()
2019年6月23日,台北街头出现了一场“反红色媒体”游行,黄智贤的照片被打印出来,脸上被打上了一个巨大的红色叉。
仅仅一天之后,6月24日,黄智贤接到了电视台高层的电话,一通简短的通话,通知她,《夜问打权》将被停播。
![]()
这个从2016年7月14日开播,顽强运营了近三年的节目,于2019年6月28日,播出了它的最后一集。
大陆官方罕见地为此发声,2019年7月2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首次为一位台湾媒体人公开表态,谴责民进党当局的行径。
![]()
关不住的声音去了旷野
被台湾的电视体制彻底驱逐,反而将黄智贤推向了第三个,也是更广阔、更自由的战场——全球互联网。
她的行动快得令人意外,6月28日节目停播,第二天,也就是6月29日,她已经坐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开始录制全新的节目。
![]()
她没有丝毫的沉寂与消沉,展现出的是一种主动开辟新战场的决心和效率。仅仅一个月后的8月1日,她的新阵地就搭建完成。
在大陆,今日的《黄智贤聊》上线;在全球,YouTube的《黄智贤夜问》频道开通。两个平台同步发声,一个全新的传播矩阵迅速成型。
![]()
在这里,她彻底挣脱了枷锁,再也没有NCC的罚单,没有电视台高层的压力,更没有频道资源的限制。
她拥有了完全的内容自主权,多年后,在2024年于北京举办的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上,她重提旧事,坦言正是当局的打压“推了我们一把”,让她摆脱了束缚,反而完成了更多的事。
![]()
她认为,自己力量的根源,在于所说的一切皆为事实——法理的事实、历史的事实、血缘的事实。所以对手无法在道理上辩驳,只能选择最粗暴的方式:封禁。
她从一个“持牌广播员”,蜕变为一个“数字思想领袖”,其影响力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
她或许失去了电视屏幕所覆盖的广度,却在YouTube等平台上获得了更深的忠诚度和全球性的触达。截至今年,她的YouTube频道已经制作了上千集节目,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粉丝。
她也并未与台湾的政治议题脱节,2022年台湾选举期间,她通过脸书等社交媒体持续发表评论,战斗从未停止。
![]()
在数字旷野里,那个曾经可以被轻易“消灭”的声音,似乎获得了近乎永生的能力。
它证明了文化战场的持久性和颠覆性,一个过去能被权力轻易关掉的麦克风,如今变成了无数个散布在全球网络中、永不静音的扬声器。
![]()
笔者观点
黄智贤的这段经历,告诉众人,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对一种声音的压制,往往不会导致它的消亡,反而会戏剧性地迫使它寻找更灵活、更具韧性的新媒介,完成一次涅槃重生。
从台湾电视的围城,到厦门论坛的精彩表现,再到全球网络的旷野。
![]()
回看黄智贤这一路走来,台湾当局的每一次封堵和打压,都在无意中为黄智贤的言论开辟了一个更广阔、更难被控制的新战场。
他们试图熄灭一处星火的努力,最终却阴差阳错地,亲手点燃了一场无法被轻易扑灭的野火。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