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的隐形性能细节首次公开,巴掌大的雷达反射面积让五代机空战规则被彻底改写。
央视《军情时间到》节目罕见公开了中国隐形舰载战斗机歼-35的关键性能参数,这款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隐身战机,其雷达反射截面积仅仅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手掌大小,数值约为0.015平方米,这一数据甚至低于美军公认的顶级隐身战机F-22。
![]()
正是借助了我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的精妙之处,歼-35才能达到如此极致的隐身效果。就如同一道清流绕过了礁石般,它的雷达波也顺着这特殊的材料的机体表面“溜”了过去,而不是像普通的物体一样把波头的能量都反射回了雷达的接收器上。
与传统的隐身涂料所依靠的“光波的干扰”或“反射”的工作原理相比,其所具有的“超低的反射系数”和“大于90%的能量的吸收”就具有了全新的物理意义。
相比而言,美国F-35C舰载机的雷达反射面积约为0.1平方米,是歼-35的5倍之多。即便是以隐身性能著称的F-22,其真实的正面雷达反射面积也达到0.5平方米左右,远超歼-35。
![]()
但随着超材料的技术性越来越成熟,其带来的颠覆性也逐渐显现,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发展规律。以往的传统隐身涂料每7年就需要全面地对飞机的外部进行一轮的重涂,单次的涂料费用就高达数千万的美元,而歼-35就采用的就是一款全新的超材料的薄膜隐身涂料,能耐受1500℃的高温和高的盐雾的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其稳定性。
从其纤薄的机身到隐形的涂层,再到诸多的隐身零部件的巧妙的融合,都充分体现了歼-35的先进的隐身设计理念.。可谓一件精益求精的工艺品,其机身的表面光滑到几乎都看不到铆钉和口盖的痕迹,所有的接缝和转轴都经过了精密的处理。
凭借对液压作动筒的周边均以柔性材料的形式对其进行了密封的涂刷了雷达的吸波材料,使得这架战机在雷达的屏幕上几乎“隐形”了。
![]()
其所带来的隐身优势,无疑将直接转化为了战场上的绝对先机和最根本的战略优势.。而其对歼-35的探测能力却只能在相近的67公里的距离内才能将其所处的位置大致的定位出来,远远的低于对F-22的探测能力,而随着现代超视距空战的逐渐深入,相互的距离差就足以让歼-35完成对敌机的锁定和攻击了。
不仅其具备了出色的隐身性能,其其他的技术指标也同样引人瞩目,尤其是其在动力、结构、飞行控制、电战等方面的创新都将其推向了同类机型的前列.。而海军版的歼-35的最大起飞重量就达到了32吨左右,也就超越了F-35C的31.8吨,如此一来就意味着它的续航能力将大大提高了,也就能更好的满足了其作为舰载机的战场生存能力的要求,也就更有可能取代了F-35C的舰载机的宝座了。
![]()
但配以国产的涡扇-19发动机的歼-35却能“一开就能飞”,即使不开启加力也能轻松的实现了1.2马赫的超音速的巡航,甚至更高的超音速的巡航速度都已初步实现了,而这也是F-35至今为止都未能实现的能力。
歼-35与歼-35A形成了“一机多型、空海孪生”的发展模式,许多关键技术的复用大大提高了装备的可靠性。2025年9月22日,歼-35与歼-15T、空警-600三型舰载机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标志着中国航母正式迈入隐身舰载机时代。
![]()
伴随超材料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超材料军用转化也已大踏步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专利的数量已占全球的65%以上,其中就针对战机的隐身应用的专利就有200多项,可见其对未来战机的潜在的战略性也就可想而知了。这项技术突破不仅改变了五代机的对抗格局,更预示着未来战场感知规则将被重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