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体育锻炼的核心是维持身体功能、增强稳定性、提升生活自理能力,需以低强度、可控性强的方式开展,适配病情波动特点,避免诱发不适。
核心锻炼原则
个体化调整:根据当前肌力、平衡能力和疲劳耐受度制定方案,病情缓解期可适度增加强度,复发期以维持为主。
安全可控:锻炼时选择平坦无障碍物的场地,穿防滑鞋,必要时借助扶手、助行器辅助,避免跌倒。
循序渐进:从短时间、低频率开始,每次锻炼后无明显疲劳或不适为宜,逐步延长时长、增加动作复杂度。
避免过度:不进行高强度跑跳、负重训练或剧烈扭转动作,减少肌肉损伤和病情波动风险。
![]()
推荐锻炼方式
低强度有氧训练:选择快走、游泳、固定自行车骑行等,每次 15-20 分钟,每周 3-4 次。游泳时水的浮力可减轻身体负担,适合平衡能力较弱的患者;骑行时需调整座椅高度,避免腰部受力过大。
肌力维持训练:借助弹力带或徒手进行,如坐位抬腿、靠墙静蹲(维持 10-15 秒)、握弹力带轻度抗阻拉伸,重点锻炼核心肌群、臀部和腿部肌肉。每组 5-8 次,每天 1 组,延缓肌力衰退。
平衡与协调训练:坐位时做缓慢转头、抬手摸对侧耳朵;站立时(扶墙或助行器)做缓慢转身、双脚交替轻抬(离地 5 厘米内);进阶可尝试缓慢走直线,每次 5-10 分钟,每天 1 次,提升身体控制能力。
关节灵活性训练:针对颈、肩、肘、髋、膝等关节,做缓慢屈伸、旋转动作,每个关节活动 10-12 次,每天 1-2 组,预防关节僵硬,维持日常活动所需的关节活动范围。
![]()
关键注意事项
避免在疲劳、发热或肢体麻木加重时锻炼,优先保证休息。
锻炼中若出现头晕、肢体无力加剧、视力模糊等情况,立即停止休息。
控制锻炼时长,单次不超过 30 分钟,避免过度消耗体力导致病情波动。
锻炼后及时补充水分,通过轻柔按摩四肢肌肉缓解紧张,避免肌肉痉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