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强于主角的一部电影
这是贰贰零陆看作品的第331影评
![]()
《一战再战》
(One Battle After Another)
好莱坞现在拍电影,大概比外卖送餐还着急,可偏偏有个叫Paul Thomas Anderson(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导演不服,端出一盘慢炖三小时的《一战再战》。
![]()
再怎么说,他也是Daniel Day-Lewis(丹尼尔·戴-刘易斯)息影之作《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的导演,两人也是合作了多次,能把自己的最后一次交给对方,也足于说明对其能力的肯定。
![]()
虽然这所谓的最后一部,也并未在当年得到好莱坞的青睐,好在为了儿子, 丹尼尔·戴-刘易斯选择了再次回归大荧幕。
然而,《一战再战》貌似讲述的也是一场为了孩子的战争。
![]()
怎么说呢,看这部电影就像参加一场没有暂停键的革命游行——走得很累,但路边风景,确实有点意思。
从镜头到配乐,导演的签名大到仿佛自带水印,广角镜头拍人群像在观察蚂蚁搬家,配乐重复到让人怀疑音响卡带。
![]()
最绝的是,他把左翼革命拍成了大型Cosplay现场,“法式75”组织热血沸腾要改变世界,结果男主角鲍勃,连自己的闺女都搞不定,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改变世界,从辅导孩子作业开始。
小李子这次终于不用靠颜值吃饭了,毕竟,他也到了能演孩子父亲的年纪(虽然他的女友们依然还是25岁)。
![]()
看他顶着松弛的皮肤在银幕上狂奔,恍惚间有一种《泰坦尼克号》的杰克在搞一场《革命之路》的感觉。
但真正的惊喜来自 Sean Penn(西恩·潘),一个咬嘴唇、一个整理制服的动作,就把伪硬汉那点小心思全出卖了。
![]()
建议奥斯卡单独给他颁个“一秒变影帝”特别奖。
至于Benicio del Toro(本尼西奥·德尔·托罗),这位哥穿着道服端着茶杯突然现身革命现场,宛如走错片场的哲学系教授,他贡献了全片99%的包袱。
![]()
配乐师大概和观众有仇,同一段钢琴曲循环播放半小时,听得人想给影院写投诉信。
结尾的追车戏更是反套路,别人飙车是速度与激情,本片中像是科目二坡道考试现场。
![]()
当车子卡在坡顶时,银幕前的自己和主角一起窒息,这哪是追车?分明是导演在考验观众的膀胱(此时早已超过了两小时)。
最后说点正经的,《一战再战》就像一锅炖过头的汤,料很足,但喝着有点累。
也许导演真正想说的是:改变世界很伟大,但学会当个普通人,才是真正的革命。
![]()
看完别忘点个文章最下面的“赞”和“在看”
来啊,等你点完后咱们一起喝点儿
如喜欢,请继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