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江湖的心机和手段,只能是以力破巧。
从正式接班之后,宗馥莉的变革方向是对的,但她要动公司老人的利益,对方自然不会束手待毙。
在宗馥莉的主导下,“娃哈哈系”停工的企业超过15家,这就给对方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损失。
从公开信息看,“战火”燃起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诉讼和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对宗馥莉的两地诉讼。
前者直指问题的核心——职工持股会的股权——如果老员工拿回这部分股权(24.6%),就意味着宗馥莉手里主要是继承自父亲宗庆后的29.4%,大股东还是持股46%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这无疑是对宗馥莉不利的。
后者则是让宗馥莉陷入了舆论风暴。
![]()
想一想,如果你是大股东,你会怎么做?
清官难断家务事,大股东最好的策略就是退出,让“宗家人”自己去争,但46%的股份究竟是什么样的价格不好谈。
如果宗馥莉真的是启用“娃小宗”,那无疑是让这些股份贬值了,这就触碰到底线和原则问题了。
所以形势变化就迫使大股东“积极作为”,要是双方都不能收购46%股份的话,那就只能继续做大股东。这里多说一句,国资其实够可以的了,否则把这些股份挂牌竞价,让那些资本大鳄拍走,那宗馥莉再强势也无计可施。
还是为了“娃哈哈”这个金字招牌,也是顾惜宗庆后这么多年的贡献,保留了情面。历史上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例子,想想当年的健力宝是什么情况?
无论宗馥莉还是宗家什么人,都要领这个情。
![]()
宗馥莉的对手不是大股东,娃哈哈主要还是内部的新老博弈。
变革的本质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这是大事,不是小事。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你动别人的奶酪,别人必然是要抗争。
你可以瞧不上过去的管理,但你不能以“裁汰冗员”的名义清除异己。如果公司是私企,老板说一不二,那所有员工都可以辞退,另招聘一批听话能干的新员工,问题是情况很复杂。
要想以力破巧,首先是自己的实力要强,宗馥莉尽管有宏胜饮料集团的锻炼和积累,可面对娃哈哈集团复杂的局面还是挑战很大。
很多人都没有提到其中有个困难就是娃哈哈在全国各地的公司、生产厂都是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比如说娃哈哈在当地投资是有优惠的,但要保证税收和就业,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娃哈哈还有关联企业,其中也牵扯到老员工,包括社会资本的利益。
如果这些企业被关停,那影响就大了。毕竟它们都是正常运转和盈利的,你关停后那些员工怎么办?持股员工和社会股东的分红怎么办?税收怎么办?
宗馥莉对此能够给出一个让所有人信服的理由吗?
![]()
宗馥莉的宏胜不可能代工所有娃哈哈的产品,特别是娃哈哈的水需要在全国各地建厂,原来的厂子关停,难道都要开新厂?
你确实有管理权,可别人也不是吃素的。之所以说宗馥莉小觑,主要还是态度上低估或轻视——按照正常方式来说,应该是先谈,谈不拢再打,直接关停就缺乏一些“艺术性”了。
这可能是大小姐看不上对方吧,否则很难解释这样的操作。
宗庆后是娃哈哈的创始人,但娃哈哈并不属于宗庆后个人(事实上没有股东的支持他都没有机会和资格),娃哈哈是所有股东和员工参与,大家一起做起来的品牌。所以,不能说娃哈哈就全部属于宗庆后和宗馥莉了。否定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江山不是靠一个人打下来的,创业者的贡献必须承认,如果对过去老员工的奋斗不承认,而是当成包袱,那新员工也会寒心。
旧的利益格局没有真的打碎,新的利益格局没有建立,于是宗馥莉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尽管她还是娃哈哈的股东。当然,明智的妥协也是一种成长。
在目前阶段,“娃哈哈”的发展才是大局,所有人都必须为大局妥协。
![]()
谁能为宗馥莉兜底?
宗馥莉的权力基础在宏胜,她朋友不多,羽翼好像也不多,另外从宗庆后弟弟的表现看,她也缺乏家族的支持。
但在继承宗庆后的遗产后,宗馥莉的身家可谓上千亿,四十来岁有这样的高度,正所谓高处不胜寒。
一个人如果没有根基,没有强有力的利益同盟,那光守住家业都困难。毕竟人心惟危,暗中不知有多少人觊觎,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很多事都防不胜防。
所以宗馥莉缺少时间,也缺少能为她兜底的基础……就到这里吧,很多东西没法说得太明白。
最后大家想一想,如果宗馥莉输了,谁会是幕后的大赢家?
不光是宗馥莉,很多人都低估了其对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