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是我老妈的同事,84岁了,入住那家养老公寓已经快三年了。年前,她突然服下大量的安眠药,选择了轻生,若不是被心细的服务员发现,很可能就出大事了。
![]()
公寓的老板吓得够呛,赶紧联系赵姨的儿子,让他把老人接回去雇保姆照顾了。
赵姨这一辈子的遭遇,说起来真是令人唏嘘。丈夫曾经身居要职,因作风问题被处分,与她如仇人般相伴一生。
三个儿子已经走了两个,白发人送黑发人,两次经历人间大不幸!
说起赵姨,在县城内应该很有名气,她的名气皆因丈夫而来。
她丈夫在县里当时是有名的笔杆子,据说是县里重点培养对象,前途无量。可是,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
当年,赵姨不知从哪里知道丈夫与一女知青有染,她找到那女孩子暴打了一顿,据说手段挺残忍的。女孩出不来气,转身就把赵姨的丈夫告了,说他许愿为她安排工作,借此诱奸了她。
诱奸知青,在当年可是重罪。好在女知青后来念及旧情,又否认他是强奸。结果赵姨的丈夫被双开,进锻造厂接受劳动改造了。
丈夫仕途被毁,从此对赵姨的仇恨一辈子都没有消除。
赵姨丈夫被下放到工厂后,他便很少回家,背着处分,只发他生活费,他就找借口,不再管家里任何事情。
赵姨一个人的工资养家,三个儿子母子四人的日子捉襟见肘,经常要靠借钱弥补。单位很多同事都被她欠过钱,有些欠债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据说一直都没还上。
不仅经济上遭遇困境,一家人的体面也从此不再。父亲出事的时候,大儿子十八岁,是该找工作的年龄了。若是以前,根本不用废吹灰之力,他就可以进好单位。那时,他只能去工厂当学徒,拿着微薄的收入,干很重的活儿了。
老大有了工作,老二就要下乡了。若在以前,肯定会被安排进矿山或者林场,那些有工资可拿的地方。那时,刚十六岁的他不得不到偏远山区的农村去吃苦。
老大到了成家的年纪,一提他父亲,就没有人愿意将姑娘嫁给他。搞得他总觉得背后有人指指点点,见人头都不敢抬。
直到二十八那年,才与一个同样做体力活儿的女工成了家。
可能是家庭影响的缘故,老大性格有些孤僻古怪。在单位人缘儿极差,在家里对老婆也是疑心疑鬼,甚至还怀疑父亲与老婆有事儿。有一次竟然拿着铁锹追打他爸,骂他爸是个老不正经。
媳妇儿受不了他这样的脾气性格,在他们的女儿八九岁时与他离婚。离婚后的老大,开始自暴自弃,不好好工作。经常离岗离家出去流浪,有人说他精神不太正常。
不好好顶岗,工资自然时有时无,后来干脆被强行办理病退。那点钱根本不够他挥霍,没钱了,他就回家找他爸妈要。家里因他引发的战争时有发生。
情绪不好,生活无序,不到五十岁就因为癌症去世了。
老二下乡几年回城,搞对象也成了难题。赵姨有意介绍她办公室的一个女孩小周与老二认识。
小周来自农村,她姐姐在镇里工作,人脉极广。赵姨当时用意很明显,就是想借助小周姐姐的光,让儿子得到一些提携。
小周与老二也算是有缘,俩人相处不久就互生情愫。小周不仅是农村户口,还是临时工。涉世不深的她觉得能嫁给城里人应该是高攀了。
老二从小在那样的家庭,看多了父母的大吵大闹,没有享受到多少家庭温暖。小周的细心周到,让他对小周也很有好感。
可是看透人情世故的小周母亲,极力反对这门婚事。她说:“人最不该犯的就是下半身的错误,一辈子人前都抬不起头来。这样人家的孩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小周听不进母亲的告诫,执意要嫁,母亲无奈,只能依了她。
![]()
可是他们刚刚定亲,赵姨丈夫被落实政策,恢复了公职,而且被安排到了不错的单位。而小周姐姐那时的境遇,因为社会的变化而急转直下。
赵姨变脸很快。男人刚刚落实政策,她就开始嫌弃小周了。处处为难她,找她的毛病。小周知道婆婆翻身了,姐姐的光沾不着了。她想起母亲的告诫,主动提出退婚。老二那会儿特别坚定,坚持要与她完婚。
赵姨见拆不散俩人,明确表示,他们的一切她都不会管。果然,他们的婚礼,公婆没管。俩人自己筹备了一些必备用品,回老家在叔伯们的帮助下把婚结了。
回来以后,没有房子,是小周姐姐帮忙给找的公租房。生他们儿子的时候,公婆依旧面儿都没露。当时小周难产,单位同事听到消息都很着急,她婆婆在办公室坐着,没有丝毫的触动。
孩子生了,爷爷奶奶从来没管过一天,完全是姥姥家人帮忙照顾。
赵姨丈夫落实政策回来,与赵姨就是一个屋檐下,最熟悉的陌生人状态。分居两室,各起炉灶,一年可能都没有一句话说。但老大家有了女儿以后,只要孙女回来了,俩人的热情都会迸发出来。对孙女视若珍宝,无限的慈爱都奉献到孙女身上。
可是对小周的儿子,他们几乎是视而不见,不明就里的,会认为孩子不是亲的。
单位改制小周下岗,为了跟瞧不起自己的公婆堵口气,她开始在娘家姐妹的帮助下做生意。赚到了一些钱,买了三套房,日子过得还算红火。
可是,就在她儿子该结婚的时候,老二出轨了。小周发现以后,俩人纠缠打闹几年。婆婆不仅不管儿子,还与小三儿勾勾搭搭一起对付小周。
期间老二偷偷卖掉一套房子,钱干了啥,小周并不清楚。为了保住财产,怕老二继续胡来,小周最终同意离婚,却在离婚后不久抑郁成病,不久就去世了。老二顺利与他的外遇结了婚。
赵姨的三儿子,在八十年代考入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当初他是全家人的骄傲,尤其父母,提起这个儿子真的是非常自豪。
可惜,儿媳妇对公婆没有他们想要的热情,慢慢地,他们与儿子的感情也疏远了。更可惜可叹的是,这个儿子工作上没有什么进步,却在四十多岁时因病去世了。
赵姨丈夫去世时,大儿子小儿子还都健在。三个儿子为他送了终,小儿子带给他的骄傲也陪他到了最后时光,让他心理上精神上有很大的满足。
对于老伴儿,他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没有原谅她。病了以后,为了拒绝赵姨伺候照顾,他搬出了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老屋,住进了小周买的房子里。病重之后,住进医院,在医院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至死没再见赵姨一面。
赵姨丈夫去世后没几年,小儿子、大儿子相继去世。
大儿子去世的时候,孙女来找奶奶要求分爷爷遗产,赵姨气得大哭。企业退休的她手里根本就没有积蓄,大儿子活着的时候她没少贴补。丈夫的钱她根本看不到。家里能摸得着的就是几间公房改造过的平房,但她还活着,还得住啊!
从小自己视若珍宝的孙女,在父母离婚后就极少过来看望爷爷奶奶。现在她爹没了,奶奶还健在,她却过来要求分爷爷遗产。赵姨的心寒透了,从此与孙女彻底断了联系。
三年前,年过八旬的赵姨实在自己生活吃力了。刚好家门口有了养老公寓,她自己那点收入还能应付,她就自己做主住了进去。
平时还好,里面住的有熟人,有人管吃管喝,大家玩得也高兴。可是去年她病了一次,需要做个小手术,住院二十多天,没有亲人照顾。儿子还没退休,新儿媳妇不管。孙子孙女都没联系,只能雇护工看护。
出院以后,她情绪就一直低落。几个月后,年关将至的时候,她就出事儿了。
她小儿子考上大学的时候,她丈夫那时已经落实政策回来了。她竟然还请人担保借了贷款给儿子,四百块钱的贷款,担保人来单位找她很多次。
![]()
赵姨这一辈子的遭遇,有人说她有非常大的责任。说她处事的风格,总是将小矛盾激化成大矛盾,才导致家门不幸,祸事不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