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传》/张宏杰 著
前几天遇到老同事,聊了聊。
前公司大裁员,很多踏实肯干的能人无奈离开。
而我曾经那个干啥啥不行、喝酒第一名的领导,却升职加薪了。
以前我一定会十分震惊,举手问苍天:凭什么?
现在,淡定了。
特别读了《曾国藩传》后,发现:
职场上,生活中,不是听话办事、能力出众,就一定会受人尊敬、出人头地的。
能真正逆袭的人,都有一个共性:
读懂人性,顺应人性,驾驭人性。
![]()
01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850年,年方20的咸丰上台,意气风发,打算干一票大的。
大手一挥,下旨“求言”:欢迎大家多多提意见,有什么说什么。
曾国藩一看,激动了,终于遇到了励精图治的皇帝。
他大笔一挥,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上书,仗义执言。
第一个意见,朝中的同事们遇事不干,你推我我推你,实在推不掉,就抓小放大。小事上反复较真,大事上虚头巴脑。
第二个意见,地方上的同事毛病也有两个:一个是拖,另一个是专做表面文章,不干实事。
这上疏一公开,以前跟他有交情的没交情的,就连提携过他的,都气得牙痒痒。
当面疏远他,背后吐槽他。
可笑的是,咸丰就是三分钟热度,接到曾国藩的上疏,表面客客气气夸两句,丢一边,不管了。
一看皇帝这架势,曾国藩又来劲了,上疏直言,要扭转颓势,陛下您得带头先改改这些毛病,一二三……
咸丰看了,也气得牙痒痒。
不到两年时间,曾国藩成了人人唾骂的对象。
后来,他到长沙办团练,看不起地方同事懒散推卸,虚头巴脑,私下不结交,公事不给面。
抓到贼寇,不管隶属哪儿的,写信直接告到咸丰那儿,一拍板,就咔嚓了。
为了办好团练,对照研究绿营兵,揪出一堆毛病。
曾国藩大手一挥,好心通知绿营兵来跟湘军一起“会操”。
绿营兵散漫惯了,不乐意加班,经常和湘军士兵一言不合就干架。
曾国藩又一封折子,向咸丰状告绿营兵。
闹一次,告一次。
绿营兵气急了,提刀气汹汹杀到曾国藩的办公室,要宰了他。
曾国藩的随从迎战,他才趁机夺门而出,保住一条小命。
气得曾国藩带着铺盖卷,和湘军搬到衡阳,远离长沙。
可湘军的军饷需要地方同事协助筹集,每次他登门要求协助,大家都打哈哈,使绊子。
曾国藩好几次气得捶胸顿足。
湘军几万人,需要吃饭,需要装备,可到1854年,他费尽口舌,总共才筹到一万九千多两银子。
大家背后纷纷吐槽:我们不是一堆毛病吗,他不是很能吗!
读到这里时,我总是不自觉想起大学当班干部时的经历。
本着为班级好、为大家好,得罪了很多同学,最后导员看不下去了,敲打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时到今日,已经记不清当时的事儿了,可导员这句话,我记忆深刻。
水如果过于清澈,就不会有鱼生长;
人如果过于严厉苛求,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就不会有朋友伙伴。
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适度包容,路才能越走越宽。
![]()
02 “了解别人心里想什么,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晚清中兴重臣中,胡林翼跟曾国藩的脾气正好相反。
但两人梦想相同,引为至交,都希望为国出力,力挽狂澜。
和曾国藩相比,胡林翼的人缘好太多了。
关键就是他“会来事”。
1855年,胡林翼被任命为湖北巡抚,上面立马精挑细选一个才能远不如他的官文当直系领导。
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管一个很能干的,朝廷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他们内耗。
没想到,胡林翼头脑清醒,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得先攻略上官。
怎么攻略?
自己挣了功劳,拱手感谢,都是上官领导有方。
上官骄奢成性,喜欢买买买,没钱,胡林翼就从自家带着一箱子一箱子的钱送去。
把酒言欢间,让自己的母亲出面,收官文的爱妾当义女,往后的日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官文功劳捞了,钱财拿了,胡林翼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比胡林翼本人都上心、积极。
后来,曾国藩得罪咸丰,被革职回家,湘军大多到了胡林翼手里。
胡林翼知恩图报,有机会就举荐曾国藩。
为了拉大赢面,让官文出面做保。
官文二话不说,屡次上疏咸丰给曾国藩求职。
史料记载,官文身为上官,却被胡林翼“左右之”。
胡林翼的向上管理,堪称一绝。
看到别人有缺点,他不是嫌弃,而是利用。
后来,跟曾国藩共事,指挥湘军攻入安庆时,曾国藩有意提携自己的弟弟,排兵布阵时,把弟弟曾国荃安排在关键位置。
胡林翼虽然一愣,却看破不说破。
拿下安庆后,他明里暗里给曾国荃争取封赏。
他明白:人性,都是自私的。
后来,胡林翼病逝,曾国藩得知后,伤痛不能自已,彻夜难眠,“惘惘若有所失”。
往后岁月,每次追忆起,曾国藩都感念胡林翼的好,不吝溢美之词。
《人性的弱点》中说:
“了解别人心里想什么,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人性,有善也有恶。
看到善,多表扬,多赞美,多支持。
看到恶,多包容,多利用。
与其要求别人改变,不如想办法攻略、转化。
![]()
03 真正的高手:容得下别人,管得住自己
曾国藩被革职在家时,心灰意冷。
拿起《庄子》反复读,脑子里不自觉想起过往的经历。
翻开信件,一字一句读,慢慢勾勒出一个爱挑刺、爱骂人、太刚强、太自傲的自己。
这样的人,谁愿意相处。
曾国藩立志改变,努力学会和光同尘,圆滑柔软。
等到再次出山,让人惊掉了下巴。
往常孤高自傲的曾国藩,要带领湘军出门打仗前,先给各地同僚、军中将领都写了一封诚恳的信,请求指点一二。
人人有份,言辞恳切,态度谦卑。
往常请都请不来的曾国藩,到了长沙,主动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去大小衙门拜访走动,就连屁大点的县衙,他也主动登门造访。
往常嫌弃官样文章虚头巴脑的曾国藩,但凡收到来信,必亲自提笔回信,绝不漏掉谁。
往常跟咸丰叫板,怼得咸丰头疼的曾国藩,主动写信,说自己“才质凡陋”,多亏了陛下您深厚的恩慈,给予怜悯与宽恕,未来自己一定尽心尽力办好差事,给您分忧。
曾国藩低头了,也变柔软了。
他试着学胡林翼那样,理解大小官员的处境,理解咸丰的庸碌,也理解别人的私心,接受人性中的善与恶。
他修复了跟长沙同僚的关系,调任江西,更是笼络了一大批人。
此后,需要地方协助的事情,都推进得顺顺利利。
网上有句话:
眼里容得下别人,才能让人容得下自己。
包容别人的缺点,不是同流合污,而是看见了,不计较,多利用。
![]()
写到最后
我是一写作班的助教,看到有同学光焦虑却不行动,不学习却提笔瞎写……
总是忍不住想骂醒TA们。
有时言语过激,引来学员投诉和抱怨,心里也觉得不平和委屈。
后来,老师提点我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都得去走自己的弯路。
人性中有善,积极努力,追求上进。
人性中也有恶,假装勤奋,宽慰自己。
不要过多介入别人的因果,而是专心了却自己的因果。
和光同尘,各自珍重。
再度回忆起前领导,不得不感叹老板的高明,也不得不感慨职场的现实。
能埋头干活的人一抓一大把,而能举杯跟客户把酒言欢、称兄道弟的,为数不多。
包容缺点,利用长处,才是对老板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凸显老板看中的长处,才是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我这个老实人,现在才醒悟。
人性幽微,与其介入别人的因果,招人心烦,不如学着:
读懂人性、顺应人性、驾驭人性。
看到人性之善,大加赞扬,说别人想听的话。
遇到人性之恶,不触及自己利益,就学会闭嘴,多些包容,来点攻略,化为自己的助力阶梯。
![]()
文 | 静静笔墨
编辑 | 静静笔墨
来源 | 静静笔墨
如果觉得有收获,那就送我一个“赞”吧!
感恩相遇,希望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剧,都成为脚下的垫脚石,助力我们看到更远、更深的世界……
感谢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