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年径流量达9,600亿立方米,要想把这些水资源和水能都利用起来,建造水电站蓄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今,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电站和水库数量已经非常多,所能存蓄的水量当然也很多了。
![]()
据央视新闻等媒体于今年10月24日的报道,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长江水利委员会传来: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圆满完成年度蓄水任务,整个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总蓄水量达1081亿立方米,超过2023年的1069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
这一数字意义非凡,它相当于长江流域的水库中积蓄了25个太湖的水量,甚至超越了青海湖的蓄水量(950亿~1050亿立方米),在我国水资源调配和生态保障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
![]()
太湖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平均蓄水量约为44亿立方米,1081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25个太湖,如此庞大的水量储备,极大提升了长江流域水资源调控能力。从供水层面看,今冬明春,长江流域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以及农业灌溉用水都将得到更为稳定的保障。
![]()
例如在干旱年份,这些储备水源能及时补充,避免因缺水导致的生产生活停滞。在航运方面,充足的水量可维持长江航道一定水深,降低大船减载运行风险,保障黄金水道的畅通无阻,促进流域内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
![]()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蓄水量较大时约为1050亿立方米,长江流域水库群此次蓄水量超越青海湖,进一步凸显其在水资源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性。
![]()
这一成果也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坚实基础。在鱼类繁殖季节,稳定的水位和丰富的水量为鱼类创造适宜的生存和繁衍环境,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此外,对湿地生态系统而言,充足的水源补给能防止湿地萎缩,为众多候鸟提供栖息地和觅食场所。
![]()
取得这样的蓄水成果并非易事。2025年,长江流域经历“先枯后丰、旱涝急转”的复杂局面。9月上旬,面对长江上游主汛期来水偏少、中下游水位偏低的情况,水利部门凭借精准的水文监测和科学的预测预报,及时批复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和大渡河瀑布沟等控制性水库提前蓄水计划。
![]()
9月10日,三峡水库承接前期运行水位开始蓄水,起蓄水位164米左右,较近5年同期均值高7.2米左右,这一举措为完成年度蓄水任务赢得先机,减轻了后期蓄水压力。
在三峡水库正式蓄水期间,长江委发挥关键统筹协调作用。累计组织防汛蓄水会商50余次,先后12次发出调度令,在不开闸泄洪情况下成功拦蓄洪峰流量425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过程。三峡电站自9月16日起基本持续满发运行,不仅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发电,还实现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至10月24日,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消息,当日8时,三峡水库已蓄至正常蓄水位175米。按照之前的数据计算,这时的三峡水库的蓄水量已达221.5亿立方米。
![]()
此次长江流域水库群蓄水创历史新高,也是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的一次“压力测试”和“成果检验”。从水利工程建设来看,众多大型水库的建设不仅具备强大的蓄水能力,还在防洪、发电、航运等多方面发挥综合效益,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成就。
![]()
在管理层面,长江委的科学调度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和协调性。通过联合调度长江流域58座控制性水库,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反映出我国在水资源管理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不过,在为这一成果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保持清醒。虽然当前蓄水量充足,但长江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依旧存在,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未来,需持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提升预测预报的精准度,完善联合调度机制。
![]()
同时,也要增强全流域水资源保护意识,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让长江流域水库群这一巨大的水资源宝库,能长久稳定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消息来源:《央视新闻》10月24日报道《长江流域水库蓄水量超千亿立方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