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宁德时代在三季度财报里提到了钠离子电池的进展,说正在和客户推进开发、落地,明年就能批量供货。虽然听起来还是“进行时”,但这条技术路线,确实越来越有看头了。
简单说,钠电池不是要完全取代锂电池,而是“补位”——补上那些更看重安全、成本和低温性能的场景。比如,它的能量密度确实比锂电池略低,充满电跑大概500多公里,能满足市面上四成左右车型的需求,不算极致但够用。
![]()
但它有几个实实在在的优点:第一是安全。宁德时代做过极端测试,电钻钻、锯子锯,钠电池都不起火不爆炸,这对于越来越重视安全的市场来说,是个很强的信任点。而且它刚刚通过了明年才实施的新国标安全认证,算是拿到了“提前入场券”。
第二是低温性能。在零下40℃的环境里,它还能保持90%的电量,哪怕只剩10%的电,整车动力也基本不衰减。对北方用户来说,这意味着冬天用车续航更稳定,不用那么焦虑。
![]()
第三是成本。钠在地球上储量非常丰富,比锂多几百倍,长期来看材料来源稳定,价格也不容易大起大落。这对车企控制成本、推出更亲民的车型很有帮助。
看得出来,宁德时代正在有节奏地推进钠电池落地。它没有把所有资源都押在一条路上,而是同时布局锂电、钠电、巧克力换电等不同路线,适应不同用户和不同车型的需求。
接下来一两年,钠电池会先在储能、小微电车和部分商用车上落地,我们可能会陆续看到更多搭载钠电池的车型出现。它不一定是最强的电池,但它或许是最懂得“在合适的位置做合适的事”的那一个。
![]()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电池技术路线之争可能有点远。但我们至少可以明白:未来选择电动车时,不一定非要追求“能量密度最高”,而是可以根据自己常跑的路、所处的环境,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毕竟,技术本质是为人服务的。钠电池的出现,不是要颠覆谁,而是让我们的选择,又多了一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