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狂开1800家!开店速度比肩蜜雪冰城,这家“快餐界黑马”突然刹车

0
分享至



作者 | 曾有为

来源 | 品牌观察官(ID:pinpaigcguan)



引言:在中国的快餐江湖,麦当劳是外国来的绅士,兰州拉面是街头混得开的硬汉,而米村拌饭——是那个穿着围裙、手拿铁碗、笑着说“老板再加个蛋”的草根奋斗者。

它的门店不需要太豪华,也不需要情怀滤镜,一碗拌饭、一盘鸡蛋羹,就能喂饱打工人的胃,也安抚社畜的灵魂。

有人说,中国餐饮的尽头是预制菜。但在米村拌饭这里,预制菜不只是尽头,它还是起点。

你明明知道它是中央厨房冷链发来的半成品,可当那一锅热气冲上来,你心里只有一句话——“真香”。



十年前,米村拌饭只是一个东北小店,如今,号称“东北麦当劳”的它已经从延吉小馆卷到全国大大小小的商圈,甚至出海新加坡,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预制菜快餐帝国”



短短几年间,靠着一碗石锅饭干到1863家门店,连锁速度堪比蜜雪冰城的扩店节奏。可就在外界以为它要冲击“国民快餐第一股”时,米村忽然一脚急刹。

这脚刹车不是因为没油,而是因为开得太猛。2025年,米村宣布“放缓扩张”,实行“去考核化”,重点回到“服务与品质”。一句话:不想再为了刷KPI拼命开店,而要回归“人味儿”。



有人说它的菜品是打工人的避风港,也有人说它的营销是资本的炼丹炉。

不过再怎么说,这已经是一个中国餐饮品牌最难得的自省——从速度的诱惑中抽身,重新思考——什么才是“饭”的本质



于是,这场从东北街边拌饭摊起家的传奇,正在走向一种更高级的修行。



从铁碗到帝国

周强的“拌饭创业经”

如果要评选“最接地气的餐饮创始人”,周强绝对能进前五——米村的故事不复杂,甚至带点东北式的“草根英雄”味道。



他不是高管出身,也没拿过风险投资,早年的他在延边开过烧烤摊,也做过韩餐学徒,那时候他发现:东北人爱拌饭,但市面上没一家做得既快又稳。他心想,这玩意儿不就是“韩式自助+中式快餐”吗?

于是,2014年,第一家“米村拌饭”在延吉诞生。可在这之前的他,第一次创业,拿着35000块血本,结果店刚开业半天就被查封,钱打了水漂。



别人遇到这种事可能直接回家啃冻梨,他没。他抵押房子二次创业,用石板加米饭开了家店,一试竟然火了。

一开始,它只是靠着“石锅咔嚓一声响、鸡蛋黄流一片金”的视觉效果火起来。没广告、没代言,全靠人传人。



后来他拉上朋友黄浩合伙,两个东北汉子在档口里煎石板、拌辣酱、烫米饭硬是把“街边饭”做成了品牌,每月能给家里分担不少钱。



“米村”这个名字听起来朴实,实际上藏着两层心思:一是“以米为主”,二是“有乡愁”。

靠着一口热锅的仪式感,如今的周强把东北的锅气带进了全国商场,掀起了一场“预制菜的温情革命”。

做大做强后,周强深入学习海底捞的模式,也提出了这样一个关键制度——“三制合一”师徒、赛马、合伙三种模式并行。这在当时简直是一场“制度级创新”,让米村能在三年之内跑赢一票同行。



疫情那几年,别人关店,它逆势扩张。到2024年,全国门店突破1800家,单24年一年就开了800多家。



米村的成功秘诀很简单:菜是预制的,出餐快;服务员笑得灿烂;价格刚好卡在25到35元之间——既不贵到奢侈,也不廉价到掉价。

“做餐饮的根本,不是做饭,也是做时间。”他抓住的,正是中国人午休那短短30分钟的焦虑。



急踩刹车的米村

“去考核化”的顿悟

合伙人制,学华莱士那一套,大家一起干,风险一起扛。师徒制,老店长带新徒弟,复制经验,防止翻车。赛马制,谁干得好,谁开店多,谁就能当“区域诸侯”。



然而,凡是快的,总会有代价。

2024年后,米村拌饭的增长开始显露“过热”迹象。新店开得太快,管理体系跟不上,加盟商良莠不齐,服务和口碑开始滑坡。

最典型的问题,是“虚假好评风波”。一些地区的店长为了完成考核、拿到奖金,雇人刷好评、删差评。



消费者进店吃完饭,看到墙上“五星门店”,结果上来一碗饭比塑料盒还冷。于是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一些讽刺——“米村的饭热不热要看运气,态度好不好要看绩效。”

周强发现问题后,没有装糊涂。他在内部会议表明:“我们扩张太快了,跑得太快,连鞋带都没系好。”

于是,2025年,米村正式宣布“踩刹车”——暂停部分城市扩张,实行“去考核化”管理,不再以好评率、出餐速度作为硬指标。



这一举动在快餐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毕竟,在餐饮业,考核几乎是“命根子”

但周强的逻辑很清晰:当品牌进入第二阶段,拼的不是速度,而是“口碑和可持续性”。他开始要求店长回归“服务本身”,哪怕出餐慢一点,也要让顾客感到“有人味”

于是员工的反应变成:“我们现在不怕顾客提意见了,老板只怕我们不笑。”



这次刹车,其实是米村的“成人礼”。它决心从一个“创业品牌”,变成了一个“经营品牌”

有人说,这像极了人到中年的顿悟——曾经追风,如今稳心。而在当下的餐饮市场来看,这样做,也没错。



预制菜的天花板?

锅气比真菜香,拌出中国快餐的进化论

有人调侃:米村拌饭的灵魂不是石锅,是“袋子”。毕竟米村是预制菜的亲爷爷,它有一门绝活:演。



确实,米村的菜品大多来自中央厨房的预制包——米饭现场蒸,酱料和菜料加热即拌。这让它能把出餐时间压缩到5分钟,效率堪比麦当劳。

可它把“预制菜”演得比“现做菜”还真。而且米村并不避讳“预制菜”这个标签。



在很多人对预制菜还心存偏见的时候,米村选择了“正名”——在网站直接标注生产基地和食材来源。

它甚至在短视频账号里拍工厂生产线,告诉顾客:“这不是偷懒,而是标准化。”

这种“预制菜不装”的反向营销,反而赢得了年轻人的好感。毕竟,谁还不知道快餐是预制的?



关键是那个烫手的石锅——你看着油花飞溅、听到“刺啦刺啦”的声音,脑子就自动屏蔽掉“冷链车间”四个字。

理智知道这是调料包的杰作,感官却说“真香”。它靠热度和声响完成了一次心理欺骗,让顾客信了“锅气即真理”



这些菜对厨艺要求不高,天花板也不高,换句话说——就算米其林大厨来,也只能做到“就那样”。而米村的差异化在于:虽然是预制的,但服务真诚,体验有温度。

走进米村的门店,服务员会帮你擦桌子、递汤、道谢三连;石锅端上来时,员工会笑着提醒:“小心烫哦。”

这些细节,构成了米村最有价值的品牌资产:人情味



这也是中国快餐的进化方向:不是回避预制,而是让“标准化”变得更有人性。

从早年的乡镇快餐到如今的连锁体系,米村的崛起其实代表了一种“中式效率的觉醒”——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重写了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快餐逻辑。



便宜哲学

快餐的尽头是情绪价值

如今的快餐市场,卷到极致。

海底捞卷服务,麦当劳卷联名,甚至沙县小吃都开始装修升级。而米村拌饭的策略,是“中庸而不平庸”:价格稳定,出餐快,体验刚刚好。



为什么去米村?

可能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那种“被理解”的感觉。

3块钱的米饭,能无限续;还送辣白菜和海带汤;人均30块能吃饱,还能吃出一点体面。打工人吃一顿不心疼,学生党也能负担得起。



这种价格策略看似平凡,却精准击中中国快餐市场的最大体量——那群每天只想吃口热饭的人。

在消费降级的时代,米村卖的不只是快餐,而是低价里的尊重感。它告诉你:“你也配吃到温暖。”

不打扰、不催单、不翻桌率至上,打工人可以在那儿默默吃饭、发呆、续命。



它不是“漂亮饭”,是情绪外卖。别的品牌讲“新中式”,米村讲“新心式”——心情的心。

从商业角度看,米村拌饭已经不仅是一家餐饮品牌,而是一种社会情绪的出口。



它迎合了中国人对“快”的现实需求,也抚慰了人们对“热饭热汤”的情感依赖。如果说肯德基是“洋式效率”,那米村就是“中式体贴”。



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在老乡鸡、乡村基、华莱士这些“卷王”环伺中脱颖而出。

人们要的不是“最正宗的韩式拌饭”,而是“最像被生活理解的一顿饭”。



中国餐饮的进化史,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心安理得”。米村拌饭的出现,正是这条进化链的第三阶段。

它用30块钱解决了快餐业最难的命题:让预制菜也能有温度,让“假现做”比“真现做”更治愈。



在这个所有人都想“再快一点”的时代,米村却开始反思“慢一点”它不再追逐数字,而是追求温度;不再迷信规模,而是回归饭桌。

有人笑它是快餐业的幻术师,有人夸它是打工人的疗愈所。但无论怎么说,它至少教会了我们一件事——在冰冷的时代,热气本身就是力量。



或许,真正的中国快餐,不是“卷到极致的工业流水线”,而是“在标准化里保留人情味”。



米村拌饭的下一步,不一定是上市,也不一定是万店,而可能是一个更深层的答案:当饭不只是饭,而是一种生活秩序的慰藉——那时,它才真正赢了。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留洋的含金量!余嘉豪贡献14分9板,隔扣后又上演关键三分+封盖

留洋的含金量!余嘉豪贡献14分9板,隔扣后又上演关键三分+封盖

懂球帝
2025-11-11 18:11:16
余嘉豪:扣完篮肾上腺素就上来了,但得马上冷静继续投入比赛

余嘉豪:扣完篮肾上腺素就上来了,但得马上冷静继续投入比赛

懂球帝
2025-11-11 21:55:33
金隅上海新盘18天卖了2套 段雄筹谋2年一场空?

金隅上海新盘18天卖了2套 段雄筹谋2年一场空?

新浪财经
2025-11-11 13:44:23
福建一市局主要领导调整

福建一市局主要领导调整

鲁中晨报
2025-11-11 09:59:03
湖南某医院不雅事件的同款“战袍”,彻底火了!

湖南某医院不雅事件的同款“战袍”,彻底火了!

仕道
2025-11-10 14:06:05
别被荒野求生节目“骗”了!普通人的荒野生存,撑不过一个月

别被荒野求生节目“骗”了!普通人的荒野生存,撑不过一个月

小欣欣聊体育
2025-11-10 14:58:20
辽宁73-92广东遭1喜3忧!付豪太稳,二老没油,继伟伤势有点麻烦

辽宁73-92广东遭1喜3忧!付豪太稳,二老没油,继伟伤势有点麻烦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1 22:42:50
咖啡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高血脂患者常喝咖啡,或出现这些变化

咖啡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高血脂患者常喝咖啡,或出现这些变化

观星赏月
2025-11-10 15:08:11
陈若琳也未想到,退步到第5名的全红婵,意外收获口碑暴涨

陈若琳也未想到,退步到第5名的全红婵,意外收获口碑暴涨

小娱乐悠悠
2025-11-11 10:59:12
闹剧!王俊杰赵维伦拒绝代表辽宁出战全运决赛 此前薪资按比例退还

闹剧!王俊杰赵维伦拒绝代表辽宁出战全运决赛 此前薪资按比例退还

狼叔评论
2025-11-11 13:10:07
多数人对“微波炉”的开发不足1%!思路打开后,根本闲置不了

多数人对“微波炉”的开发不足1%!思路打开后,根本闲置不了

美家指南
2025-10-29 09:03:37
高盛疯狂抢筹,AI时代确定性最高的龙头,关键估值超级低,简直天上掉馅饼!

高盛疯狂抢筹,AI时代确定性最高的龙头,关键估值超级低,简直天上掉馅饼!

价值事务所所长
2025-11-10 21:49:47
西方无奈,俄军导弹被拆开后:发现“援助俄罗斯”三大国到底是谁

西方无奈,俄军导弹被拆开后:发现“援助俄罗斯”三大国到底是谁

瞻史
2025-11-10 20:36:49
赵露思生日音乐会造型封神!又纯又欲氛围感拉满

赵露思生日音乐会造型封神!又纯又欲氛围感拉满

述家娱记
2025-11-09 19:00:42
离婚不到9月,陈妍希首次公开谈及婚礼,称谢楠是“救命恩人”

离婚不到9月,陈妍希首次公开谈及婚礼,称谢楠是“救命恩人”

有范又有料
2025-11-11 23:30:48
为躲避突然冲出的一只狗,著名导演陈可辛驾奔驰车撞断人行道旁的树木,陈可辛未受伤

为躲避突然冲出的一只狗,著名导演陈可辛驾奔驰车撞断人行道旁的树木,陈可辛未受伤

极目新闻
2025-11-11 15:34:26
以1敌7国,中方为琉球正名,高市已为战争铺路,日本前首相出山

以1敌7国,中方为琉球正名,高市已为战争铺路,日本前首相出山

小影的娱乐
2025-11-11 03:44:56
何穗首晒产后身材,前凸后翘变辣妈,和陈伟霆住别墅带大院好滋润

何穗首晒产后身材,前凸后翘变辣妈,和陈伟霆住别墅带大院好滋润

好贤观史记
2025-11-11 16:22:53
感谢杜锋带他练级!21岁小将全运首秀30分7板,率东道主险胜劲敌

感谢杜锋带他练级!21岁小将全运首秀30分7板,率东道主险胜劲敌

萌兰聊个球
2025-11-11 07:38:55
张馨予陪妈妈喝下午茶,何捷岳母戴3万项链很优雅,一家子高颜值

张馨予陪妈妈喝下午茶,何捷岳母戴3万项链很优雅,一家子高颜值

阿俆评论哥
2025-11-11 15:25:22
2025-11-12 00:23:00
品牌观察官 incentive-icons
品牌观察官
全国领先的品牌营销媒体!
5101文章数 618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数码要闻

小米首款NAS下月见

亲子要闻

帮宝适明星产品矩阵亮相,直观解锁”眼见为实的安全感”

旅游要闻

11月11日最佳情报|淄博池上镇山川如画,五龙潭公园泉清柳黄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