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谈聚变,都是纸上谈兵。现在轮到中国出手,欧美坐不住了。
咱这边“人造太阳”刚点火,那边议员、专家、媒体轮番上阵,一边夸中国技术,一边又怕得要命。不是怕核聚变成真,是怕中国成了那个“搞成”的人。
几十年来,美国在核聚变上烧钱、画饼,现在中国突然连破纪录、要推标准,欧美这边脸色就变了。问题来了,中国到底干了什么,让西方人急到掉书包?
一、“人造太阳”亮了,欧美为啥开始紧张?
2024年7月25日,合肥的中国实验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创下1056秒稳态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成了全球首个千秒级运行的核聚变实验装置。
![]()
这不是“实验室玩具”,而是完整实现了超导磁体、电源系统、冷却装置、等离子体控制的全面国产化,等于从头到尾打通了技术链。
而在2022年12月,美国加州的国家点火装置(NIF)也做了一次“突破”:宣称首次实现“净能量输出”。
但细节一扒就虚了:192束激光打进去,能量产出比只有1.5:1,还是一次性不可复现的点火,连持续1秒都做不到,距离实用还早得很。
![]()
这种技术落差让美国能源部、ARPA-E、媒体、智库接连放话,担心中国“搞技术不稀奇,搞标准才可怕”。他们怕的是中方抢先布局,带着技术一块打包输出,把全世界的核聚变市场定价权、命名权一把抓走。
更让欧美坐立不安的是,中国不只在国内搞科研,还准备把这套技术“带出去”。
2025年10月,欧洲能源研究组织在报告中警告:“中国若正式启动聚变技术出口,将成为对美构成制度性威胁的能源强权。”
![]()
紧张还不止于此。2025年9月17日,前美国副总统戈尔在《观察者》访谈中承认,25年前他从没想到中国会主导全球能源转型。“我以为是我们主导新能源,中国不过是跟着我们走。
现在不是了。”这句实话,道尽了美国对中国聚变速度的真实恐慌。
二、欧美几十年烧的钱,中国几年走完?
美国不是没干,只是干得太贵、太慢、太分裂。上世纪90年代,美国搞了个TPX计划(托卡马克物理实验装置),本想主导全球聚变实验。结果国会一笔预算砍掉一半,项目烂尾。
![]()
1997年,《总统能源研发报告》都承认,美国核聚变发展“方向混乱,预算不足”。
回头看中国,走的是另一条路:国家定目标、集中搞科研、不靠资本炒作。从2006年EAST首放等离子体到2024年千秒运行突破,18年里,中方没有断过一次资金、团队没解过一次散。
而美国这边,能干的科研人员被迫“追项目”,每年忙着写申请、拉合作、抢基金。研究时间被开会写材料占一半,项目周期一拖再拖,最后发现别国技术已经量产,自己还在吵设备规格。
![]()
欧洲也有“聚变梦”,代表是ITER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这本是中、美、欧、日等多国联合的项目,但节奏慢得吓人。
从2007年奠基到2025年仍未完全完工,预计等反应堆开始运行已是2035年后了。中方看得明白,这套架构拖不动实战,就开始琢磨自己干。
这几年,中国“环流三号”、“中国环流器E”、“HL-3”这些新堆接连上线,一年内能做几十组实验,不靠谁、不等谁,还能随时调整方案。
![]()
反观美国,有堆但没钱,有钱又没团队,最核心的物理过程测试,连试验次数都不够。
而产业层面更明显。中方不仅搞科研,还布局产业链。2024年,中国聚变超导线圈、低温系统、加热装置均实现国产化率超过85%。
美欧的很多设备还得靠跨国公司拼装,运输一趟耗时半年。
![]()
这种“技术突破+产业衔接”的节奏,让欧美真正意识到:以前嘲笑中国“干不过理论”,现在倒成了他们“被超车”的现实。
三、“出口核聚变”?这才是欧美最怕的事
科研领先,美国还能嘴硬;技术出口,那可真是“战略打击”了。2025年10月,中方首次表态准备推动聚变技术走出去,并提出“带技术、带标准、带人才”三位一体的国际合作框架。
![]()
文件一出,美国媒体炸锅,称“这意味着中国将主导未来核能市场的游戏规则。”
为啥怕?核聚变不是单纯的电力问题,它是未来能源安全、全球秩序的根本变量。中方若能出口核聚变反应堆,就等于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能源独立的钥匙。这等于是把西方“技术殖民”的命根子掐住了。
![]()
2025年10月23日,《观察者网》报道:中方已就聚变研究对接“全球南方”若干国家,打算在未来五年内建设聚变示范站,目标国包括非洲、拉美、中东多个能源缺乏国家。这相当于重建一套“核能外交”。
美国智库CSIS在评估报告中指出:如果中国主导核聚变标准,那未来核电出口、能源贷款、碳中和技术路径都可能向中方靠拢,等于美国苦心布局的“能源美元”体系将遭遇挑战。
![]()
更关键的是,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能“从基础物理到产业装备一体化”的国家。别国要出口核聚变,要靠十几家国际供应商协同;而中方则是“一套系统,一国包圆”。这种体系化能力,让欧美彻底明白:这不是技术焦虑,而是制度焦虑。
戈尔的那句“最想不到”背后,其实是西方一整套战略观崩塌了。以为搞新能源能延续旧秩序,结果新能源成了新势力的加速器。这才是让欧美真正焦虑的源头。
参考资料:
美称可控核聚变实现历史性突破专家:离商业化使用还很遥远.新京报.2022-12-15
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的早期历史.中国核技术网.2022-11-25
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发展.国家核安全局.2024-07-25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25年前,中国主导全球能源转型,是我最想不到的结果.观察者网》2025-09-17
“中国太快了!一旦启动核能技术出口,将成美国强劲对手”.观察者网.2025-10-23
中美核能关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知网.2011-06-1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