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天前(9月12日),宗馥莉辞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并宣布将启用新品牌“娃小宗”,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彻底闹翻了,分家在所难免。
然而谁都没想到,如今剧情又出现逆转。
宏胜系销售各分公司接到通知,2026年继续使用娃哈哈品牌,不会出现其他品牌。一位娃哈哈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宗馥莉回娃哈哈集团上班了。
这已经是宗馥莉第二次“出走”后的回归,老话说再一再二不再三,不知道这次回归会不会意味着“娃哈哈”这三个字的争斗就此结束。
![]()
娃哈哈集团如今的股权结构,可追溯至1999年的改制。
当时,娃哈哈集团从杭州市上城区国资局100%持股,转变为国资持股46%、宗庆后持股29.4%、职工持股24.6%的格局。
正是这一结构,为今日的纠纷埋下了伏笔。
从法律上看,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资代表,以46%的持股比例稳居第一大股东位置。但事实上的控制权,却长期掌握在创始人宗庆后手中。
这种“国资控股、民营掌控”的奇特局面,在宗庆后时代凭借其个人威望与政治智慧得以维持平衡。杭州上城区政府多年来扮演着“沉默股东”的角色,不插手经营、不参与管理。
但这种微妙的平衡,随着宗庆后的去世被打破,宗家独特的“体外循环”商业模式,也清晰地展露在了大众面前。
据统计,“娃哈哈系”境内总计有200多家公司,而以国资为第一大股东的投资公司只有16家,其余的公司均与国资无关,而是在宗馥莉家族控制下。
它们不仅围绕娃哈哈产品开展了商业活动,还承载了娃哈哈绝大部分的业务和利润。
![]()
权威媒体曾发布过一个数据,截至2022年底,境内“娃哈哈系”(包括体外公司)总资产为370.47亿元,净利润为47.67亿元,而国资参股的娃哈哈集团净利润仅1871.28万元,不足整个体系的0.4%。
也就是说,娃哈哈品牌产生的巨额利润,绝大部分流向了宗家控制的体外公司,而非娃哈哈集团。
尽管如此,宗庆后在世时仍能够保持娃哈哈正常运转,各方利益得到很好的平衡。
但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接手娃哈哈,手法显然比父亲宗庆后要粗暴得多,她试图以更加直接的方式,把“娃哈哈”这三个字的所有权明确下来。
与宗庆后长袖善舞的风格不同,从中学就开始接受西式教育的宗馥莉更信仰合同法则和绩效指标,而不是人情纽带。
她推进了一系列旨在明确控制权的改革,她让代工厂、销售渠道都签转至自己实控的宏胜饮料集团;还把六千名娃哈哈的员工劳动合同签转到自己控制的宏胜系公司。
据媒体报道,今年10月,娃哈哈集团员工只有“两百人左右”。
这一系列举措,无疑触动了原有利益格局,引发了内部反弹。早在2024年9月,就有部分前员工因股权回购价格及劳动合同变更,发起集体诉讼。
![]()
当然,看起来虽然复杂,但如前所说,一切矛盾的根源只有一个,娃哈哈的商标所有权在娃哈哈集团,而不在宏盛集团。
2025年2月,宗馥莉试图将“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由娃哈哈集团转移到其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宗馥莉持有51%股权),后被国资方发现并制止。
国资还提出宏胜系公司使用娃哈哈品牌需要付费,否则宗馥莉是“利用职务便利输送利益”。
商标转移失败后,今年9月,宗馥莉提出辞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宏胜系企业发布内部通知,将从2026年启用新品牌“娃小宗”。
![]()
全国消费者都大吃一惊,宗馥莉做品牌真是信手拈来,只要带“娃”就行了?
果然,经销商们对“娃小宗”并不买账,据媒体报道,今年宏胜系保证金收取任务远未完成,许多省份只完成10%-20%。
中国有句老话,不撞南墙不回头,现在看来,宗馥莉最终选择回归娃哈哈品牌,正是因为撞到南墙上知道痛了。
其实,宗馥莉回归的结果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对于宗馥莉和娃哈哈集团来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
虽然谁离开了谁都能活,但要是真的分开了,肯定都活得不如在一起那么滋润。
![]()
而同时,一个有趣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宗馥莉不就想要完整的娃哈哈吗,既然珠海国资能把格力卖了,为何杭州上城区却不卖娃哈哈。
实际上,从公开报道看,双方确实曾就此进行过接触。
据媒体报道,就娃哈哈商标事宜,上城区文商旅集团与宗馥莉持续谈判,有意将持有的46%“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至宗馥莉,但没谈拢。
为什么没谈拢,媒体没有解释原因,但用脚拇指也能想出来,肯定是价格没达成一致。
也许有人说,国资担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但现在都市场经济了,只要价格给得硬,哪有流失一说。
打个比方,明明1个亿的资产值,国资卖出了10亿的价钱,这不叫资产流失,而是资产增值性创收,所以,“娃哈哈”三个字终究只是价格的问题。
娃哈哈的价格为什么不好谈,正如前面所说的,娃哈哈的生产和销售都被宗馥莉控制了, “娃哈哈”只剩下三个字,双方对于这“三个字”的价格自然有了分歧。
娃哈哈2024年的品牌价值评估为911亿,但这911亿是商标、生产、销售等所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价值的总和。
但现在宗馥莉占了生产和销售,关于商标单独拿出来该值多少,这确实是个不好谈的数字。
![]()
而且,卖多少也不是国资单方面就能决定的,如前所说,职工还有24.6%的持股,具体是多少职工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每多一个人,就会多一个意见,人性都是自私的,卖多少算是多,完全没有上限。
或许,这才是“娃哈哈”这三个字价格谈不拢的核心原因。
而格力不同,所有的东西都在上市公司格力电器里面,只需要按照市值作为参考就行了,大家无论怎么谈都不会离谱。
珠海国资卖自己的股权,也不需要考虑任何第三方的意见,所以,格力三下五除二就卖掉了,但娃哈哈在定价环节就走不下去了。
可以肯定,同样的路,宗庆后时代就已经尝试过了,由于走不通,宗庆后退而求其次,以平衡手法才维持了娃哈哈多年的宁静。
而宗馥莉的两次辞职、复职,可以看作是对于父亲宗庆后的逐步领悟。
最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跟着父亲走。
宗庆后去世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执意要按照自己的思路改组娃哈哈。
如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父亲宗庆后留下的就是最优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