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郑丽文的第二波人事布局正式揭晓。
资深政坛元老王金平迅速打破沉默,以明确姿态介入此次权力重组。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在新任命中获得关键职位,激起外界对国民党未来战略方向的高度关注。
![]()
第二波人事任命新鲜出炉
10月24日,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办公室发布第二轮核心人事安排公告。
令人意外的是,素来保持距离的王金平当日下午即公开表态支持,称“郑丽文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而萧旭岑进入决策圈,更使这次人事调整的政治意涵急剧升温。
没有人预料到,郑丽文上任后的组阁进程会以如此凌厉之势展开。
![]()
前任主席朱立伦突然宣布由连胜文、夏立言等组成的211人党务团队集体请辞,并罕见要求各地党部主委同步卸任。
依照国民党传统,卸任主席通常仅交接核心幕僚,如此全面性的“整体换血”,实则为接任者郑丽文设下巨大挑战——短时间内填补大量空缺,极易引发组织动荡。
更值得玩味的是,朱立伦亲信柯志恩随即发声,呼吁郑丽文“延续既有政策路线”,此举明显意图限制新领导层的施政空间。
![]()
正当舆论普遍认为郑丽文将陷入被动之际,她通过第二波人事任命展现了强势回应。
首轮任命李乾龙重返副主席兼秘书长、退役上将季麟连留任副主席,已成功安抚党内本土势力与军方背景群体。
而在第二波名单中,张荣恭与萧旭岑的现身,则彻底打乱了朱立伦阵营原有的布局设想。
现年75岁的张荣恭曾是连战执政时期处理两岸事务的核心操盘手,当年推动“春节包机”直航方案正是出自其手笔;多年来往返两岸逾数十趟,主导协调台商权益案件累计超过百件。
这位拥有三十年两岸实务经验的老将复出,无异于向全岛释放强烈信号:郑丽文有意重启两岸对话机制。
![]()
萧旭岑的入局更具策略深意。
这位52岁的马英九嫡系干将,从“总统府”副秘书长一路追随至基金会执行长,全程参与马政府时期的ECFA谈判进程。
尤为关键的是,去年马英九率团赴大陆交流期间,萧旭岑全程随行,负责统筹长沙、重庆等地十余场重要活动的对接工作。
将这样一位兼具两岸沟通实绩与马系人脉资源的关键人物纳入领导核心,郑丽文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既借重马系深蓝基本盘稳固支持基础,也欲提升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的专业形象。
更精妙的是四位副主席之间的职责划分,堪称一套缜密的权力制衡架构。
![]()
人事布局的分工与深层设计
李乾龙长期深耕南部地方派系体系,早年在高雄主导农会制度改革时积累深厚基层人脉,此番出任要职,目的正是稳住因大规模总辞而动摇的地方党组织;季麟连作为退役高级将领,在军眷社群与退伍军人团体中享有崇高声望,他的留任确保了深蓝选民的基本盘不流失;张荣恭专责两岸事务,承担重建对外联系通道的任务;萧旭岑则肩负媒体应对与跨派系协调职能,成为整合各方力量的枢纽角色。
这样的配置不仅覆盖了党务运作的关键领域,也让不同派系各有所归,因而有党内重量级人士评价:“这一布局比当年马英九执政初期更为稳健。”
![]()
郑丽文的智慧还体现在副秘书长与文传会主委的人事安排之中。
李哲华表面看似低调,实则担任南投县工策会总干事,而该县县长许淑华正是郝龙斌政治阵营的重要支柱,去年党主席选举期间坚定支持郝龙斌。
![]()
吴宗宪则是侯友宜一手提拔的新北市议员,亦属“挺郝派”成员之一。
![]()
回想郑丽文竞选期间,郝龙斌阵营曾多次对其提出质疑,如今却将对手阵营的核心干部安插于组织发展委员会与文化传播委员会等要害部门,这份胸襟令不少党内人士感到震撼。
效果立竿见影。
许淑华当天即透过办公室表态“愿全力配合党务革新进程”,侯友宜也在新北市政会议上破例肯定郑丽文的人事决策。
![]()
这一系列跨派系整合成果的背后,王金平的及时表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王金平表态
这位在本土派系中极具影响力的政坛常青树主动接受媒体采访,一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迅速压制了外界关于“过度倚重旧世代”的批评声浪,强调李乾龙等人是蓝营不可或缺的宝贵资产,同时指出年轻人可在其他岗位施展才华。
他特别澄清,并未向郑丽文推荐具体人选,仅建议“应优先启用熟悉业务的专业人士”,这番言论既维护了资深人士的地位,又为后续推动年轻化改革保留弹性空间。
王金平此次挺身而出绝非偶然之举。
作为在国民党内耕耘半个世纪的政治宿将,他对派系内斗造成的伤害有着深刻体认。
![]()
2024年选举失利后,国民党在中南部票仓大幅萎缩,青年选民支持度跌破三成,许多基层党员纷纷抱怨“路线不清”“内耗严重”。
郑丽文提出的“老干新枝”理念与“两岸和平发展”主张,恰好切中国民党当前最迫切的转型需求。
王金平的公开背书,不仅帮助郑丽文化解了“重用老人”的舆论压力,也为本土派释放明确讯号:此刻亟需团结一致,共同重建党的公信力。
![]()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
党内年轻党员已在社交媒体发起“期待新生代”的讨论热潮,有青年干部直言:“四位副主席平均年龄超过七十岁,难以体现改革决心。”
这类声音并非毫无根据,朱立伦任内因过度依赖资深人士而导致青年选票持续流失的教训犹在眼前。若郑丽文无法在第三波人事任命中引入足够数量的年轻骨干,“世代交替”的承诺恐将沦为口号。
所幸她早已预留转圜余地——第二波名单中刻意空缺席位,保留青年部与数位行销部主管职务待定。
![]()
当前的国民党正处于历史转折点。
郑丽文通过两轮人事布局,成功破解朱立伦遗留的路线困局,借由张荣恭、萧旭岑的任命清晰标示出恢复两岸互动的方向,而王金平的支持更让久违的党内团结氛围初现端倪。
11月1日的权力交接仪式日益临近,第三波人事名单即将揭晓。
外界高度关注,届时是否会见到更多年轻面孔加入领导团队,是否会有更具突破性的改革动作推出。
无论如何,这场从总辞危机到人事突围的政治大戏,已然让沉寂多时的国民党重新成为台湾政坛瞩目的焦点。
郑丽文的棋局才刚刚拉开序幕,能否运筹帷幄、激活全局,全体国民都正密切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