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它是天然开塞露,隔天吃一次,口不臭、排便顺畅、肚腩也没了

0
分享至



在社区公园的长椅上,68岁的周阿姨正跟邻居们聊天,却总是下意识地用手捂住嘴巴。其实,三天没“畅通如厕”已经让她满肚子不舒服,胃胀、脸色灰蒙,还被孙子悄悄问过:“奶奶,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嘴巴有点味道哦?”

前几天,一个热门短视频让阿姨灵光一闪:“火龙果+西芹+香蕉+巴旦木,加点水打成奶昔,隔天一杯,口臭、肚腩、便秘一起解决!”网友眼见“马桶奇迹”一夜刷屏,评论区齐喊“有用,我喝完当天就‘顺’了!”但,这杯饮品真的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吗?隔天一杯,能不能让你的肠子“自己刷碗”,肚腩真的能轻松消失?背后有什么科学依据,是否存在误区?如果长期坚持,效果又能持续多久?



很多中老年人对便秘“见怪不怪”:“熬一熬自会好。”“多喝水,多吃蔬菜就够了。”但事实远没这么简单。根据2023年中国肠道健康白皮书,40岁以上成年人中有26%长期便秘,慢性便秘不仅让整个人“腹胀气不顺”,更容易出现色斑、痔疮、焦虑、失眠等二次健康问题。长期未解决的便秘,5年内罹患肠道疾病的风险上升51%。

最近两年,短视频平台突然流行起一种“隔天一杯、杯杯顺畅”的“天然开塞露”—把火龙果、西芹、香蕉、巴旦木等高纤维果蔬打成奶昔,间隔一天饮用。主播、邻里推荐如潮,理由只有一个:



“更多膳食纤维,能让肠子像马桶‘通管’一样顺畅。”

权威观点是否支持这种说法?真的有科学根据,而不少核心环节却被忽略、甚至被“美化”了。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在2024年3月发布的研究显示,30名长期便秘志愿者,连续摄入30克膳食纤维三周后,肠道双歧杆菌比例从3.2%提升至11.7%,产丁酸菌同步翻倍,排便次数由每天1.8次增加到3.4次,口臭硫化物浓度下降42%,内脏脂肪面积平均减少5.6平方厘米。

数据说明,强化膳食纤维摄入配合益生菌刺激,确实能激活肠道自净功能。但视频里把“30克纤维”变成“一杯混合奶昔”,把“每天”改成“隔天”,把“三周效果”说成“当天见效”,实际是片面放大、模糊了专业数据。



天然果蔬确实比药物开塞露更温和少刺激,但盲目模仿有风险。例如:

每杯含20克糖分(火龙果、香蕉合计),长期高糖摄入加剧血糖波动;“间隔一天”是为了让好菌充分“消化”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而非科学家强推的“黄金饮用频率”;主播未明说的是,实验对象全天总碳水摄入需同步减少10%,否则适得其反。

也就是说,“天然开塞露”有效,但远没有短视频宣称的“喝完就瘦”,更需要整体调整饮食结构配合。

从现有研究和大量案例来看,高纤奶昔带来的好处,体现在三个环节:

肠道微生态再平衡,菌群结构直线上扬

高纤维让双歧杆菌、产丁酸梭菌目等有益菌“爆发式增长”,丁酸盐水平提升,助力肠道蠕动,减少宿便。



三周后,便秘者的排便时间缩短9分钟,便量增加55克/天(据《Nature Communications》2023数据)。

同步解决口臭和内脏脂肪的“双难题”

口腔产臭菌因肠道菌群变好而被抑制,硫化物水平降低42%,许多阿姨叔叔惊讶发现:嘴巴气味变轻,早晨醒来舌苔发白也减轻。

同时,短链脂肪酸还能促进肝脏分解内脏脂肪途径(AMPK激活),结合动脉超声随访,肚腩脂肪厚度3周可减少5.6平方厘米。

身材线条改善,肚腩减小,腰围少一个扣眼

有规律高纤摄入、碳水总量控制后,早晚称体脂,发现平均每月腰围减少1.2厘米,内脏脂肪含量显著下调。

“口臭和大肚腩常常一起消失”,正是这些综合机制叠加的表现。

但是,一旦饮食恢复原状、断掉高纤维,口臭、便秘、肚腩又会慢慢反弹回起点。肠道菌群的改变具有“短期记忆”特征,“临时抱佛脚”效果有限,长期改善关键还在每日饮食习惯。

如果你追求真正的“通便顺畅、无口臭、肚腩小”,不仅需要“隔天一杯奶昔”,更要立体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蔬果奶昔要“科学”等量搭配

榨汁时,火龙果1小块、西芹2根、香蕉半根、巴旦木8-10粒,建议加200毫升水打匀,每次不超过一大杯(约300ml)。控制糖分,避免只图甜味。

每日膳食纤维不低于30克,分散到三餐

早餐加燕麦/杂粮粥,中午多选糙米或杂粮饭,晚餐额外吃200克烧煮绿叶蔬菜。与奶昔结合,对“菌群养护”最有效。

减少高糖饮食,适度运动助肠“蠕动”

适当减少米饭、白面、甜点,每周3次30分钟有氧快走/慢跑,有效协同肠道健康。



特殊人群(糖尿病、慢性胃肠疾病患者)饮用需谨慎

任何饮食调整前,建议由营养师和消化内科医生评估。自制果蔬汁含糖不低,长期喝有加重高血糖风险。

不要迷信“网红饮品”就弃药箱、无视医生建议

便秘严重、伴有腹痛、便血等情况一定及时就医,避免延误。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杨瀚森训练期间命中神奇3分登上“热搜词条”:球迷热议两边倒

杨瀚森训练期间命中神奇3分登上“热搜词条”:球迷热议两边倒

狼叔评论
2025-11-08 13:34:07
这是吴石将军牺牲时的真实照片,绳子绕颈,害怕他临刑时大喊口号

这是吴石将军牺牲时的真实照片,绳子绕颈,害怕他临刑时大喊口号

大国纪录
2025-10-30 09:56:59
职场无间道?医院偷拍事件:最寒心的从不是私事,是身边人捅刀

职场无间道?医院偷拍事件:最寒心的从不是私事,是身边人捅刀

俯瞰江苏
2025-11-07 13:48:04
大V:李梦率队狂胜98分,正面打爆翟若云,宫鲁鸣用人得看本事

大V:李梦率队狂胜98分,正面打爆翟若云,宫鲁鸣用人得看本事

有范又有料
2025-11-08 13:28:42
惊天秘闻被突然曝出,“亲手枪毙”震动法庭,尹锡悦面如死灰!

惊天秘闻被突然曝出,“亲手枪毙”震动法庭,尹锡悦面如死灰!

百态人间
2025-11-08 05:15:03
眼看赖清德快扛不住了,美国罕见放话:有一件事大陆必须答应!

眼看赖清德快扛不住了,美国罕见放话:有一件事大陆必须答应!

王姐懒人家常菜
2025-11-08 12:47:20
75岁刘晓庆不戴假发样子好看多了 虽秃顶严重 但真面目示人大方自然

75岁刘晓庆不戴假发样子好看多了 虽秃顶严重 但真面目示人大方自然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8 03:49:36
这条高铁今年底开建,湖北设四座车站!

这条高铁今年底开建,湖北设四座车站!

极目新闻
2025-11-08 12:44:05
不得不说!男篮最大争冠热门不是四川队,也不是广东队

不得不说!男篮最大争冠热门不是四川队,也不是广东队

体育哲人
2025-11-08 09:43:13
被美国骗了?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

被美国骗了?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

凌风的世界观
2025-11-04 09:50:27
最让你瞬间开窍的一句话是什么?网友分享绝了:彻底清醒!

最让你瞬间开窍的一句话是什么?网友分享绝了:彻底清醒!

夜深爱杂谈
2025-11-07 08:04:40
中国男篮最新名单!周琦确定出战,赵继伟回归,郭士强拒绝输球

中国男篮最新名单!周琦确定出战,赵继伟回归,郭士强拒绝输球

体坛瞎白话
2025-11-08 08:45:53
这就吹上了:25年来美国第一块,结束中国“卡脖子”...

这就吹上了:25年来美国第一块,结束中国“卡脖子”...

观察者网
2025-11-08 12:15:13
我一个月退休金8千,花两千买新手机,儿子怒吼:以后别让我养你

我一个月退休金8千,花两千买新手机,儿子怒吼:以后别让我养你

小鬼头体育
2025-11-08 03:48:04
广州一小学抽血体检未通知家长,校方称是部分班主任工作疏忽,教育局回应

广州一小学抽血体检未通知家长,校方称是部分班主任工作疏忽,教育局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7 00:14:51
广西一对兄弟分家,大客厅砌墙分成两半,网友:被村里人看笑话了

广西一对兄弟分家,大客厅砌墙分成两半,网友:被村里人看笑话了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1-08 10:25:57
女主播模仿死刑犯劳荣枝起号,网友直呼“抵制娱乐化杀人犯”,平台客服:若判定违规将处罚账号

女主播模仿死刑犯劳荣枝起号,网友直呼“抵制娱乐化杀人犯”,平台客服:若判定违规将处罚账号

大风新闻
2025-11-07 20:08:02
胡琏孙女祭拜聂曦,称会联系其后代看是否想公开露面,李立群表态

胡琏孙女祭拜聂曦,称会联系其后代看是否想公开露面,李立群表态

乡野小珥
2025-11-07 06:58:59
安徽一市委常委跨市履新

安徽一市委常委跨市履新

凤凰网安徽
2025-11-07 08:42:16
49分!12篮板!13助攻!对不起,亚历山大,他要抢MVP

49分!12篮板!13助攻!对不起,亚历山大,他要抢MVP

世界体育圈
2025-11-08 10:40:25
2025-11-08 14:35:00
谢纶邮轮摄影
谢纶邮轮摄影
干过5艘游轮,拍过教皇;援过西藏,上过20次布达拉宫。平凡日子拍拍历史的流逝印记
1243文章数 1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1天内新部署1艘航母6艘军舰 法媒"醋"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1天内新部署1艘航母6艘军舰 法媒"醋"了

体育要闻

邵佳一准备好了,但中国足球准备好了吗?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旅游
数码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错过再等一年!巴山大峡谷的百里彩林美成仙境

数码要闻

AMD Ryzen X3D十月在亚马逊的销量超过英特尔整个CPU产品线

亲子要闻

家庭教育 家长必读 认知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