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王澍,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多半是他那些气势恢宏的公共文化建筑——大剧院、博物馆,诸如此类。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位建筑大师也曾亲手打造过一个高层住宅项目,它就坐落在杭州,名叫“钱江时代・垂直院宅”。
![]()
这个小区如今二手房挂牌价接近4.7万/平,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住进这样一栋出自大师之手的房子里?
![]()
这个项目建成于2007年,算下来已经走过近20个年头,可看上去依然不落俗套。
![]()
它位于上城区清江路,地处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关键区域,周边生活配套相当成熟。整个小区由6栋高层组成,其中2栋板式、4栋点式,最高接近100米,总计能容纳800户人家。
![]()
王澍曾说,实验建筑如果不介入住宅领域,多少会显得有点自说自话。而“钱江时代”,正是他这一理念的真实落地。
![]()
它的外立面很有辨识度,整体以白色和青灰为主,用混凝土砌块代替了传统青瓦,铝合金和钢材取代木结构,再加上大面积的透明玻璃和U型玻璃,完成了一次从传统江南意象到现代建筑语言的转译。
![]()
最特别的是,王澍用一个个两层高的“盒院”作为造型单元,垂直堆叠出整栋楼的形态,让每户人家无论住在哪一层,都能拥有一个前院和一个后院。他想做的,是在高空中重现江南院落的生活氛围,重建正在消逝的邻里关系。
![]()
建筑群的轮廓并非刻板的直线,而是带有几分书法般的起伏韵律,取自金文笔意,形断意连。底层做了架空处理,让整个地块在视觉上通透不少,也减轻了高密度居住可能带来的压迫感。因为紧邻钱塘江,王澍在这里放弃了以西湖为原型的传统设计思路,转而呼应江与桥的大尺度,让建筑水平延展,与钱江三桥形成动态的对话。
![]()
如今,“钱江时代”在很多人眼中,更像是一件可以居住的艺术品,或是具有潜力的资产标的。尽管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实际成交却不算活跃。它承载着建筑师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探索,也映射出理想化设计在真实居住场景中所面临的某种疏离。或许,它终究是特别的——特别到让人欣赏,却不那么容易让人安家。
![]()
你对该建筑的设计作何评价?
欢迎留言评论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