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山西兴县应急管理局原局长王某东公车私用,安排亲属吃空饷被新黄河记者曝光后,近日,王某东已因此事被免职。
官方的通报,为发生在吕梁兴县的这起干部违纪事件画上了阶段性句号。
这一结果既回应了公众关切,也彰显了兴县当地对公职人员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的鲜明态度。
作为手握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王某东的失范行为不仅触碰了纪律红线,更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其免职警示意义深远。
![]()
图片
公车私用,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权力观严重扭曲的必然结果。据报道,王某东家离单位不足一公里,即便步行上班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但他却偏偏撕掉公务用车标签,将单位的公车变为私人通勤、应酬的专属座驾;
安排亲属“吃空饷”,看似是“小节”,实则是权力观错位的典型表现。据报道,王某东利用职务便利,将叔伯兄弟转为广播电视台正式工,使其常年不上班却足额领薪。
他的这两项违纪行为,精准击中了当前群众最反感的特权思想与裙带作风。
公车姓“公”,是为公务活动提供保障的公共资源;公职岗位是为人民服务的平台,绝非私人谋利的工具。而王某东却将公权异化为私人特权,把公共资源当作自家福利,本质上是对党纪国法的漠视,对公共利益的侵占。
![]()
图片
如今,兴县官方免去了王某东职务的决定,赢得了公众认可,但我认为,这样的结果绝不能成为此事件责任追究的终点。
在王某东被免职外,公众关心的还有,王某东公车私用产生的费用是否已责令退还?他安排“吃空饷”的亲属是否被依规清退,违规领取的薪酬是否全额追缴?
这些关键问题,兴县相关部门必须给出清晰回应、拿出具体举措。
![]()
图片
免职只是问责的“第一步”,绝不应该成为维护公权清明,正风肃纪的“终点站”。
唯有坚持“一案到底”,既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违纪责任,也倒查相关环节的监督失职,才能形成完整的问责链条,让违纪者付出应有代价,让潜在的“侥幸者”心存敬畏、不敢越界。
最后,我想说的是,王某东身为兴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手握全县安全生产重权,而他却连公车这样的“小便宜”都要侵占。
如此锱铢必较逐利的人,其在履职过程中,是否还存在其他廉政风险?
一个连小节都守不住的干部,很难让人相信其能守住“大节”。
期待兴县当地能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铁腕执纪的决心,不仅要严查“薅公车羊毛”这类“小问题”,更要深挖背后可能存在的其他隐患。
维护公权清明,绝不能止步于“一免了之”。
薅公车羊毛的小事不放过,大的贪腐蛀虫更要对他们进行彻底清算。
免职只是开始,期待的好戏,还在后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