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电梯改造时,若发现曳引机(电梯主机)异响需追加检修费,责任划分需结合电梯状态、合同约定及法律法规综合判断。核心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但具体责任方需根据实际情况明确
![]()
电梯
质保期内:生产厂家或安装单位负责
若电梯在质保期内(通常为1-2年),曳引机异响属于产品质量问题,维修费用应由生产厂家或安装单位承担。根据《民法典》及电梯行业规范,厂家需对设备质量问题免费维修或更换零部件。例如,某小区新装电梯在质保期内出现主机异响,经检测为轴承损坏,最终由厂家承担全部维修费用。
质保期外:分情况处理
1. 日常维护不到位:物业承担部分责任
若异响因物业未按时保养(如润滑不足、零件老化未更换)导致,物业需承担相应维修费用。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有义务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费用通常包含在物业费中。例如,某小区因物业长期未更换主机润滑油导致异响,最终物业承担了30%的维修费。
2. 重大故障或更新改造:专项维修资金或业主分摊
若异响需更换主机或进行大修(费用较高),通常通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列支。该资金由业主购房时缴纳,用于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动用需经“双三分之二”业主同意(专有部分面积+人数均超2/3参与表决,过半数同意)。例如,某15层小区主机维修费8万元,通过业主大会表决后,从维修资金中全额支付。
若维修资金不足或未设立,费用需由业主按比例分摊。分摊方案可参考“楼层系数法”:以中间楼层为基准(如5楼系数1.0),每高一层系数增加0.1-0.2,每低一层减少相同数值。例如,15楼住户分摊比例可能是3楼住户的2倍。
![]()
特殊情况:政府补贴或责任方追偿
- 政府补贴:部分城市对老旧电梯改造提供财政补贴。例如,某市对2000年前投入使用的电梯,主机更换补贴40%,业主仅需承担60%。
- 责任方追偿:若异响因第三方施工(如装修砸坏主机)导致,责任方需承担全部费用。物业可协助业主通过法律途径追偿。
如何避免纠纷?
- 改造前全面检测:施工方需在改造前对曳引机等关键部件进行详细检测,明确责任边界。
- 透明化流程:物业应公示检测报告、维修预算及分摊方案,通过业主大会表决。
- 多渠道筹款:优先使用维修资金,不足部分可申请政府补贴、公共收益补充或业主自筹。
![]()
总结:曳引机异响维修费的责任划分需结合电梯状态、合同约定及法律法规。质保期内找厂家,日常维护找物业,重大故障用维修资金或业主分摊。关键是通过透明沟通和合法程序,让大多数业主“出得心服口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