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OpenAI正式发布首款AI浏览器ChatGPT Atlas。
这款产品把ChatGPT直接装进了浏览器里,用户不用再来回切换窗口,在任何网页上直接就能调用AI。
消息传出当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价盘中一度跌超4%。
资本市场的反应说明了一切,这不是普通的新产品发布,而是一场关于互联网入口控制权的争夺战。
浏览器市场本来就是谷歌的天下,数据显示,Chrome浏览器在2025年9月的桌面端市场份额达到73.81%,创下历史新高。
全球超过30亿人每天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就是Chrome,这个位置给谷歌带来的不只是流量,更重要的是广告收入。
Alphabet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02亿美元,其中507亿美元来自谷歌搜索和广告业务,占比超过一半。
现在OpenAI直接瞄准了这块蛋糕,难怪谷歌会紧张。
![]()
ChatGPT Atlas的核心逻辑很清楚,就是要改变用户上网的方式。传统浏览器的流程是搜索-点链接-浏览内容,ChatGPT Atlas则是直接对话-获得答案。
用户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Ask ChatGPT"按钮,侧边栏就会弹出对话框,AI能理解当前网页的内容并完成各种任务。
具体功能上,ChatGPT Atlas有四个主要亮点。第一是侧边栏功能,用户不用复制粘贴或者切换窗口,直接在当前网页输入需求,ChatGPT就能实时回复。
第二是AI写作和编辑,选中文本后输入要求,ChatGPT会提供语法检查和内容优化建议。第三是浏览器记忆功能,它会记住用户访问过的网站和操作习惯,根据历史数据提供个性化建议。
第四个也是最受关注的,就是Agent模式。这个功能只对Plus、Pro和Business付费用户开放。简单说,就是用户授权后,AI可以自主完成多步骤操作。
比如你说"帮我订一张下周最便宜的机票",Agent会自动搜索、比价、填信息、提交订单,全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底部状态栏会显示进度,用户随时可以点击"接管"或"停止"按钮。
![]()
不过这个功能也带来了安全隐患,10月1日,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向Perplexity报告了其AI浏览器Comet的严重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截图中隐藏的恶意指令操控AI执行未授权操作。
ChatGPT Atlas虽然增加了多重防护,比如禁止运行代码、下载文件,访问金融网站时需要手动确认,但把这么大权限交给AI,风险依然存在。
AI搜索公司Perplexity在今年7月推出了自己的AI浏览器Comet,最开始定价每月200美元,只对订阅用户开放。
10月12日,Perplexity宣布Comet正式免费向所有Mac和Windows用户开放。这个转变背后的逻辑很明显,就是先用免费策略圈用户,抢占市场份额。
Comet最大的特点是彻底放弃了"标签页"设计,转而采用一个贯穿全局的AI工作区。用户在任意网页上都可以直接召唤Comet Assistant,提出问题、生成摘要、提取重点,甚至让它代为导航或执行网页操作。
比如打开一篇研究论文时,可以直接问"帮我总结作者结论",Comet会像AI研究员一样即时分析网页内容并回答。
![]()
国内市场上腾讯和阿里早就开始布局,腾讯在2025年5月宣布把QQ浏览器升级为AI浏览器,推出智能助手QBot,搭载腾讯混元大模型和DeepSeek双引擎。
夸克浏览器的数据更亮眼。2025年1月数据显示,其月活用户突破1亿,成为国内AI应用榜首。
夸克主打"AI超级框",支持多模态输入,学术搜索功能很实用,能直接找到研究资料的总结、大纲、相关人物和视频素材。它的解题功能也一直是学生党的最爱,结合截图搜题,写作业效率直线上升。
360也推出了360AI浏览器,但表现就比较一般了。它的主页依然是传统的360网址导航加一堆推广内容,广告无法隐藏,AI功能像生成脑图这些都藏得很深,交互效率不高。
![]()
说到底,这场浏览器大战争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入口"。
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是上网的第一站,谁控制了浏览器,谁就掌握了流量分发权。谷歌靠Chrome牢牢占据这个位置二十年,广告收入滚滚而来。
AI时代,浏览器不再只是展示网页的工具,它要进化成一个能理解你、记住你、帮你干活的"超级助手"。谁能抢到这个位置,谁就能定义下一个时代的游戏规则。
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当谷歌展示AI生成的摘要时,用户点击链接的可能性降低了。
苹果高级副总裁今年在法庭作证时透露,其设备上的搜索查询量在4月份首次出现下降。这些信号都在说明,传统的"搜索-点击"模式正在被AI问答取代。
OpenAI的CEO萨姆·奥尔特曼在发布会上表示,"你的浏览器是你所有工作、工具和上下文聚集的地方。
一个以ChatGPT为核心构建的浏览器,让我们更接近一个真正的超级助手,它能理解你的世界并帮助你实现目标。"ChatGPT现在每周有超过8亿活跃用户,这个用户基数是其他AI浏览器无法比拟的。
![]()
更关键的是数据反哺。用户在浏览器里的每次搜索、每次点击、每个操作,背后都代表着真实意图和偏好。这些实时的、连续的用户数据,对于大模型的监督微调和强化学习至关重要。
ChatGPT Atlas可以在自有浏览器中直接捕获这些数据,精准评估模型表现、发现问题并快速修复。这不仅能优化产品本身,更能反哺GPT核心模型,形成一个"产品更好用-用户和数据更多-模型更强"的循环。
商业化方面,ChatGPT Atlas也给OpenAI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相比单一的订阅收费,覆盖用户全场景行为的浏览器能获取更完整的用户行为数据,尤其是和消费、决策相关的轨迹。
这些数据能让广告推荐更精准、商业转化的归因更清晰,进而开辟广告投放、商业分成、场景化付费等新的变现途径。
国内大厂布局AI浏览器的战略目的也类似,短期是处于"防守"考虑,ChatGPT等AI工具正在改变用户的搜索习惯,越来越多用户减少了对传统浏览器搜索结果的依赖。大厂将自身的传统浏览器升级,能保护现有的流量和业务基本盘。
长期来看,也希望借助AI浏览器找到更多商业机会,比如企业市场。腾讯QQ浏览器企业版就向企业销售定制化的AI助手,按账号收取年费,这个助手能自动抓取竞品数据、生成业务周报。企业愿意为"降本增效"的结果付费。
![]()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ChatGPT Atlas还谈不上惊艳。与Comet、Dia等同类AI原生浏览器相比,它的Agent功能并没有展现出明显差异化。
比如它仅支持单次调用单个已打开的网页,而Dia已经能同时调用多个网页标签。执行任务的速度也较慢,简单的电商平台下单任务,也需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远慢于人工。
不过ChatGPT Atlas的核心优势在于生态。它依托OpenAI的基座模型、端到端Agent训练能力,以及庞大的用户生态,这三大能力是其他AI原生浏览器难以企及的。
就像一个"ChatGPT全家桶",用户在浏览器里能聊天、写东西、让它帮你做事,不用来回切换工具。
![]()
这些优势需要通过长期使用才能充分显现。以记忆功能为例,用户初次使用时,数据积累尚处于空白阶段,产品自然无法深入洞察用户的个性化喜好。
但随着使用时长和频次的增加,ChatGPT Atlas将借助强大的推理能力,结合不断沉淀的用户历史数据,逐步精准判断用户偏好,不仅能补全用户未明确表达的隐性需求,还能准确理解用户表述中的模糊指令。
ChatGPT Atlas目前只推出了macOS版本,Windows、iOS和Android版本还在路上。是否能撼动Chrome的市场地位,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但可以确定的是,AI浏览器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全球头部玩家都已集结完毕。这不是一场短期战役,而是一场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入口的持久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