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8月27日22时40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沟后水库在夜色中轰然崩塌。超过300万立方米的蓄水从71米高的坝体决口倾泻而下,形成近20米高的水墙,以每秒60米的速度扑向下游13公里外的恰卜恰镇。据官方统计,事故导致288人遇难,40人下落不明,3000余人流离失所,直接经济损失达1.53亿元。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水库溃坝事件,以惨烈的方式揭开了水利工程管理漏洞的疮疤。
![]()
沟后水库的事往回翻,起点就在建设那几年,龙羊峡移民要安置,这个库1985年临时顶上,图纸在陕西水利电力土木建筑勘测设计院弄的,工地交给铁道部二十局,人手能干活,真在高寒地带做混凝土面板坝的底子薄,坝型用砂砾石填起来,排水系统没按规矩做,渗透系数量出来只有10⁻²到10⁻³厘米每秒,和安全要求不在一个档上,面板接缝里紫铜止水片打出来有贯穿蜂窝,防浪墙底板和面板之间的橡胶止水带没嵌进混凝土,洞口就那么留着,1992年验收挂了块优良工程的牌子,档案里字都写得齐整,问题在里头没跑。
![]()
管理一端又松了,水库管理局编15个名额,实际到位10个,技术岗两个人撑着,监测设备有,记录薄薄几页,库水位往上顶,溃坝前43天已经超过限位,值班没开泄洪闸,8月27日白天,坝体多处渗漏,走到下游坡面能听见喷气一样的声音,负责人那会儿联络中断,电话打不出去,晚上的时候冲开了口子,留守一个人骑摩托往镇里跑,路上风大路滑,人到了也来不及,洪水70分钟进城,恰卜恰镇灯还亮着,很多人还在睡。
技术组后来把过程复盘,线条清楚,渗漏进来,砂砾石慢慢饱和,浸润线抬到坝顶下26米的位置,抗滑安全系数往下掉到1.0以下,上部一带做了一个圆弧的滑动,开口从小到大,8分钟拉到139米宽,面板失去支撑,悬着断开,顺水漂走,这种面板坝的失稳路径在资料上很少见,尤其是高寒地区这类工况,经验库里空着一块。
![]()
制度那边的链条也散,沟后水库归省建设厅管,不在水利业务线里,从立项到验收,全流程离行业监督远,招投标报的价比标底低300万元,成本压住,工艺就简化,竣工验收会上坐了16个人,13个是地方行政岗位出身,技术审查声音弱,溃坝前一年,这个库拿了青海省水利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牌子挂上墙,真实情况没人戳穿。
![]()
事情之后推动了一轮动作,1994年国务院发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排水系统要有,预警设施要装,执行得清清楚楚,全国做病险库排查,到2000年统计加固了3800多座,青海定下8月27日做全省水利安全警示日,库区遗址立黑色纪念碑,把288位遇难者名字刻上去,每年水利人都会到那里看一眼,会上课,讲流程讲细节。
三十多年过去,恰卜恰镇修成了新城,道路笔直,灯杆一排排,沟后水库留给人的东西还在眼前,安全红线要守,技术规范要照着做,每个环节有人盯有人记,少一个都可能走向不可逆,幸存者杨焕年说过,不把矛头对着水库,真正需要纠正的是那些可以避免的失误,这句话被反复提起,像一个标尺,提醒后来人怎么把工程做稳,把代价记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