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近期正广泛关注一位26岁佛兰芒女性西斯卡·德·鲁伊舍尔(Siska De Ruysscher)的个案。西斯卡自幼年时期起便遭受严重抑郁困扰并有多次自杀尝试,她已依据比利时自2012年合法化的安乐死法律,申请并获准在数周内以注射致命药物的方式结束生命。然而,在生命走向终点的过程中,她选择公开揭露其所在国家精神卫生保健系统中存在的严重缺陷。
![]()
西斯卡的抑郁症状始于青春期前。她自述从幼儿园起便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首次自杀尝试发生在14岁,此后多次复发。她向媒体描述:“我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我的精神也是。我精疲力尽了。我无法工作,日常生活中诸如起床、穿衣、打开百叶窗这样的小事,都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在经历了多年且被其认为无效的精神疾病治疗后,西斯卡在生命终点前夕发出了尖锐的控诉。她指出,比利时许多精神病患者需要等待数月才能开始治疗路径,而长期精神病住院治疗则存在大量不足。她回忆了自己不得不与其他患有严重抑郁症、行为障碍、毒瘾或刚从少年拘留所释放的人员共同生活的经历,并解释说患者们“会相互影响,其中一些人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尤为令人痛心的是,西斯卡在17岁时曾被置于隔离病房数周。她回忆道:“门被锁着,你必须等待有人来带你出去,他们没有时间来照顾你。”这种在她最需要支持的时刻所经历的极度孤独,加剧了她的痛苦。
如今,在看不到任何出路,并完成了一次被她个人社交媒体记录、近乎与生命告别的印度之旅后,西斯卡决定接受安乐死。但她希望借此传递一个信息,呼吁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她表示:“撇开我个人的经历不谈,很多事情本可以有所不同。现状非常艰难,尤其对我身边的人而言。我正在用我仅存的一点能量鼓励其他人讲述他们的故事。我希望这样能形成一个运动,并标志着改变的开始。”
西斯卡的悲剧并非孤例。在比利时、荷兰及加拿大,已有诸多关于抑郁症患者接受安乐死的报道,这些患者确信其痛苦已不可逆转且无法再忍受。西斯卡案所涉及的要素——成年、具备辨识与意愿能力,以及被视为“生命支持治疗”的药物干预无效——也正是当前意大利国内关于辅助自杀立法讨论中所涉及的核心条件。
此一事件为所有正在思考并试图为生命终点议题制定明智且人道规则的国家与社会,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切反思的案例。
来源:意欧视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