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个孕而已,怎么动不动就哭?”
“当了妈就该坚强,别揪着小事闹脾气”
旁人眼里的“矫情”,或许是她们藏不住的情绪困境:想开心却提不起劲,想耐心带娃却忍不住烦躁,身体累到极致却整夜睡不着。
一、孕产期抑郁不是“想太多”
很多人觉得“抑郁”和孕产期无关,其实它是妊娠期、产褥期的常见并发症,分两种:孕期发生的“产前抑郁症”,以及产后四周内出现的“产后抑郁症”,后者更普遍。
它不是“意志力差”,而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
生理上,孕期到产后雌激素、孕激素剧烈波动,直接影响大脑情绪调节功能;
心理上,角色转变带来压力,担心“做不好妈妈”“照顾不好宝宝”,对未来迷茫;家庭层面,夫妻沟通不畅、育儿观念冲突、没人分担照顾压力,都可能压垮情绪。
二、别只说“漂亮话”,做这4件具体事
孕产期妈妈需要的支持,从来不是“你要扛住”“别胡思乱想”这类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理解和行动,家人朋友可以从这4件事做起:
1.先“看见”情绪,再谈解决
当妈妈说“我好累,不想带娃”“我总忍不住哭”,别急着反驳“谁带娃不累”“你太敏感了”。
先安静听她讲完,哪怕不说话,递杯温水、拍拍她的背,再跟她说一句“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我在呢”。
很多时候,她们不是要“解决方案”,只是想让情绪被看见——否定她们的感受,只会让她们更不敢开口。
2. 别问“要帮忙吗”,直接“我来做”
别等妈妈开口求助,主动搭把手更实在:比如下班回家,先接过妈妈怀里的宝宝,说“你去躺20分钟,我陪宝宝玩”;周末早上早起,把菜买好、早餐做好,让妈妈多睡会儿;天气好时,主动说“我们带宝宝下楼散散步,你也透透气”。
这些小事不用花太多力气,却能让妈妈感受到“有人和我一起扛”。
3. 别“讲道理”,先给“情绪空间”
如果妈妈偶尔因为小事发脾气,比如奶粉冲慢了、衣服没及时洗,别跟她吵“这点事至于吗”。
要知道,这可能是抑郁情绪让她控制不住脾气,不是故意“找茬”。可以先递张纸巾,等她情绪平复后说“刚才你肯定很着急,我下次注意点”。
包容她的情绪波动,比讲“你要冷静”更有用。
4. 不要讳疾忌医
如果妈妈持续两周以上情绪低落、睡不着、没力气带娃,甚至说“觉得活着没意义”,一定要重视。别觉得“看心理医生丢人”,主动帮她查附近的产科心理门诊,陪着她去就诊,遵医嘱做干预。
专业医生能帮她调整情绪,这不是“小题大做”,是对她和宝宝负责。
别让“当妈就该坚强”的话,逼她们把情绪藏起来;多一份耐心,多一次主动,就能让她们知道:从怀孕到成为妈妈,她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说明:文字原创,部分图片由AI生成。
作 者 :杨钧涵
责编:刘丹丹
审核:解阳杨
![]()
为促进科普创作的传播与交流,我们组建了科普创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请人数较多,进群后请备注:医院、单位 / 专业 / 姓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