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
授课现场。陈曦摄
在交通强国战略的指引下,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推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柳州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柳江分公司(以下简称“柳江分公司”)立足实际,打造“赖超华瞪羚工匠室”,致力于建设成为汇聚人才、传承技艺、孵化成果的重要平台,全面激发人才活力、传承工匠精神、破解运营难题,持续提升高速公路“安、畅、舒、美”服务水平。
专业引领,夯实人才根基
工匠室带头人赖超华扎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一线17年,具备扎实理论与实践能力,拥有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多项资质,获柳州五一劳动奖章等表彰,为工匠室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与人才基础。
在公司的统筹支持下,以赖超华为核心,从养护、应急、收费、综合管理等板块选拔骨干,组建起一支跨领域、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团队。同时,积极开展技术研讨、技能培训、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等工作,于2021年获评“柳州市先模创新工作室”。近年来,赖超华同志进一步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工匠室成员在第二届广西交通行业BIM技术应用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个人三等奖,一项创新项目在2025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广西赛区决赛中获优秀奖,充分展现了工匠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持续活力。
系统培养,激发人才活力
工匠室深化“两新一提升”(新入职人员、新晋升人员和业务能力需提升人员)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分层分类的培养路径。针对新入职员工,侧重企业文化、安全规范与基础技能导入;对新晋升人员,着重提升管理协调、团队带领与复杂问题处理能力;对于业务能力需提升人员,开展针补短板训练。打造“畅美讲堂”作为学习载体,年均开展现场教学、技术宣讲、专题讲座等20余次,促进知识共享与技能普及。组织成员参与各类劳动与技能竞赛,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机制作用,检验学习成效,提升实战能力。
通过系统化培养,团队整体专业能力实现显著提升。累计40余人获得职称或职业技能资格晋升,20余人实现岗位晋升。2025年新增结对师徒17对,10名“两新一提升”人员顺利结业,1名成员连续三年获评“一级大美收费工匠”,并获评集团“国企工匠”三级技能操作工匠称号。
示范带动,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工匠、崇尚技能的氛围。推行“一对一”“传帮带”结对培养,依托“大美工匠”激励机制,由资深成员指导青年员工,手把手传授经验。组织“大美工匠”开展技术宣讲与经验分享,系统总结在养护技巧、应急处突、设备操作等方面的技艺,推动核心技能传承。通过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引导员工见贤思齐,形成“干中学、学中干”的良性循环。打造“壮美救援先锋队”践行“畅通365平安高速行”服务承诺,凭借专业与高效,获中国公路学会“第一届全国高速公路救援十大杰出团队”。
项目赋能,推动学用结合
工匠室秉持“在实战中培养,在攻坚中成长”理念,将人才培养嵌入具体项目和重点任务,形成“人才引领项目、项目成就人才”的互促格局。聚焦运营难点确立课题,采取“导师领衔、徒弟参与、跨专业组队”模式组建攻坚小组。青年成员通过全程参与,掌握项目策划、技术研发和成果总结的全流程管理能力。围绕分公司年度重点任务,建立“重点工作责任清单”,将隧道节能管控、提升路段通行效率等任务压实到人,鼓励青年员工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或牵头负责项目。通过定期组织项目复盘会,建立内部资源协调通道,营造敢于攻关、容错试错的创新环境。
近年来,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成员年均研发各类小发明、小创造近10项,落地转化成果17项。其中5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获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中国公路学会、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等行业表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00余万元,极大提升运营管理质量与效率,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标。
“赖超华瞪羚工匠室”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探索出一条以人才驱动创新、以创新赋能发展的有效路径。未来,工匠室将继续深化平台建设,完善育才机制,在交通强国建设征程中续写“匠心筑梦、人才兴路”的新篇章。(陈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