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将现实情境转化为清晰等式。本期精选5道典型题目,涵盖时间分配、工程支援、等比数列、混合晾晒等常见题型,每道题都提供详细的思路拆解,帮助你快速建立数学模型,提升解题效率。
无论你是备战考试还是锻炼逻辑思维,这些题目都能助你巩固方法、拓展思路。
![]()
例题1
张和李2名社区工作者上门统计某小区内住户的疫苗接种情况,两人各负责1栋住宅楼,每访问1户居民均需要5分钟。李因处理公文比张晚出发一段时间。已知14:00时两人共访问63户,15:00时张访问的户数是李的2倍。问李访问完50户居民是在什么时候?
A.16:30
B.16:45
C.17:00
D.17:15
解法:
根据“张和李2名社区工作者每访问1户居民均需要5分钟,14:00—15:00共1个小时”,可知:这1个小时之内两人都访问了12户。
设14:00时李访问了x户,则张访问了(63-x)户。
根据“15:00时张访问的户数是李的2倍”,可列方程:63-x+12=2(x+12)。
解得x=17。
那么15:00时李共访问了29户,距离50户还差50-29=21(户)。
需要再用时:5×21=105分钟=1小时45分钟,时间为16:45。
因此,选择B选项。
例题2
某机关甲、乙、丙三个部门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各部门植树的数量相同。甲部门花10天完成任务后,支援乙、丙两个部门各2天,最终乙部门植树12天完成,丙部门15天完成。若丙部门每天植树的数量比乙部门少4棵,则甲部门每天植树的数量是:
A.30棵
B.40棵
C.50棵
D.60棵
解法:
根据“甲、乙、丙三个部门植树的数量相同”,“丙部门每天植树的数量比乙部门少4棵”,可知:丙=乙-4①。
根据“甲部门花10天完成任务后,支援乙部门2天,最终乙部门植树12天完成”,可知:10甲=12乙+2甲②。
根据“甲部门花10天完成任务后,支援丙部门2天,最终丙部门15天完成”,可知:10甲=15丙+2甲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乙=20,丙=16,甲=30。
因此,选择A选项。
例题3
某位党员制定了个人“学习强国”目标,每天学习时长都比前一天增加50%。如果第一天学习时长是16分钟,第5天的学习时长是:
A.27分钟
B.100分钟
C.81分钟
D.54分钟
解法:
![]()
因此,选择C选项。
例题4
某烟农晾晒一批重量为500斤的烟叶,晾晒期间有3天阴天,其余时间天气晴好,最后收获干烟叶约187斤。已知晴天时烟叶每天较前一天减重20%,阴天时每天较前一天减重10%。则这批烟叶一共晾晒了()天。
A.5
B.6
C.7
D.8
解法:
根据“晴天时烟叶每天较前一天减重20%,阴天时每天较前一天减重10%。”,可知:晴天重量为原来的80%;阴天重量为原来的90%。
设这批烟叶一共晾晒了x天,则晴天为(x-3)天。
根据“最后收获干烟叶约187斤”,可列方程:
![]()
依次代入选项:
![]()
因此,选择B选项。
例题5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献爱心捐款活动,某年级共有三个班,甲班捐款数是另外两个班捐款总数的2/5,乙班捐款数是丙班的1.2倍,丙班捐款数比甲班多300元,则这三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A.6000
B.6600
C.7000
D.7700
解法:
根据“甲班捐款数是另外两个班捐款总数的2/5”,可知:甲班捐款数是总捐款数的2/7。
设三个班一共捐款7x元,甲为2x元。
根据“丙班捐款数比甲班多300元”,可知:丙为(2x+300)元。
根据“乙班捐款数是丙班的1.2倍”,可知:乙为1.2(2x+300)元。
可列方程:7x=2x+(2x+300)+1.2(2x+300)。
解得x=1100。
则共捐款1100×7=7700(元)。
因此,选择D选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