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这是编者与同事张春茂于2012年采写的稿件,“国士桥”是进出张春茂家“上纪落”村的古官道,而古官道留下了许多轶事……
洪洞县城北15里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名曰上纪落村。这个村庄因汉初大将纪信埋葬于此而得名。该村有一座古石桥,名叫国士桥,为上级落村与下纪落村的交接处。这座石桥为古驿道的必经之路,今仍为南北的主要交通要道。
相传,春秋时期已有此桥,现为明代建筑。此桥通体石砌,石块重者在数百斤之上,有劵拱两孔,拱顶有精美的石刻。拱顶两侧的出水口也由石刻组成,其行若龙,形象凶猛,雕法精湛。遇大雨时节,雨水从石雕的龙嘴喷涌而出,若飞龙行于桥侧,吐水嬉戏。石桥周边树木茂盛,东侧上有水库,近桥处有莲池,站在桥上可听见农家妇女的浣衣谈笑。记者从大桥东侧走下石桥,站在空旷的桥洞下,看到石砌而成的桥身,因年代久远部分风化严重。记者拍照时,住在石桥附近的一中年妇女从自家院里出来打招呼,告诉记者经常有路人来这里拍照,并自豪地解释,老人们说这座桥与春秋时期一位名人有关。
![]()
中年妇女所说的名人就是三晋侠客豫让。豫让为春秋时晋国智伯的家臣。智伯被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家所杀。智伯死后,豫让为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改名换姓,挟匕首潜入赵襄子宫中的厕所,结果被擒。赵襄子感其忠义而放了豫让。但是没过了多久,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再次谋刺赵襄子未遂,为赵襄子所捕。豫让临死前,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豫让因其忠义,赢得后世人的赞扬,不少地方为豫让建有祠庙,庙内拱有豫让塑像。豫让也成为古代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国士”。国士桥因豫让在此桥下行刺赵襄子而得名。至今,上纪落村与下纪落村人一直为纪信葬于此而自豪,也为有一位闻名三晋的忠义侠客豫所津津乐道。
请欣赏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关注投稿邮箱348132359@qq.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