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条被西方世界奉为圭臬的“国际法”,本质上却是为了方便他们开着军舰到你家门口耀武扬威而量身定制的。
当一位伟人站出来说“这规矩,我们不玩了”,并立了一条新规时,遭到了全世界的强烈反对。
![]()
然而,24年后,这条曾被视为“异端”的新规,竟然成了全球公认的国际惯例。
炮声为尺,丈量新中国的海疆
18世纪,一个国家的领海范围是怎么定的?
答案简单粗暴:看你家大炮能打多远。
那时候,欧洲强国的岸炮射程普遍在3海里左右,于是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就拍板说:“行了,以后大家的领海就是3海里吧。”
![]()
这个规矩对谁最有利?
当然是拥有强大海军的海洋霸主。
3海里之外就是公海,意味着他们的舰队可以几乎贴着别国的脸航行,随时进行军事威慑,顺便还能掠夺一下近海的渔业资源。
![]()
这哪是什么国际法,这分明就是“海盗俱乐部”的内部章程,然后强行推广给全世界。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多年里,中国遭受了近五百次来自海上的入侵,国门洞开,主权沦丧。
就连民国政府在1931年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3海里规则,结果就是外国军舰在中国的长江里都能来去自如,形同虚设。
![]()
新中国成立后,局面更加严峻。
蒋介石盘踞台湾,背后是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的虎视眈眈。
美蒋军舰频繁闯入我们仅有的3海里领海线内挑衅,就像苍蝇一样嗡嗡作响。
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3海里的领海线,薄得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根本无从谈起。
![]()
面对这种局面,一个大胆甚至在当时看来有些“疯狂”的想法,正在一位伟人的心中酝酿。
这个人,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所有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那条看似“合理”的3海里规则。
它就像一个法律漏洞,让强者可以肆无忌惮地欺负弱者。
要改变现状,就必须从规则本身下手。
![]()
1958年夏天,在北戴河,一场决定中国海疆命运的特殊会议召开了。
毛泽东召集了周恩来、外交部专家乔冠华以及当时的国际法权威倪徵燠。
毛泽东开门见山,就是要谈领海宽度问题。
倪徵燠详细介绍,当时世界各国的做法并不统一。
英美等海军强国死守3海里,而许多饱受侵略之苦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资源和安全,纷纷主张更宽的领海,比如12海里。
![]()
听到这里,毛泽东转头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关,却直击要害的问题:我们的岸防炮,现在能打多远?
得到的回答是:12海里。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这句话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如果我们的火力可以覆盖12海里,那我们就有能力捍卫这12海里的主权。
逻辑就这么简单。
这个决定在当时内部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很多人担心,这会直接挑战英美的海上霸权,甚至可能引发战争。
但毛泽东力排众议,他认为,我们在朝鲜战场上已经跟美国人掰过手腕了,他们知道新中国不是晚清政府,不敢轻易动手。
![]()
他那句“世界要学会和中国接轨”,充满了改写规则的底气。
决心已下,但宣布新规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展示决心和实力的“投名状”。
就在北戴河会议的第二天,1958年8月23日,万炮齐发,震惊世界的金门炮战打响了。
这场炮击,表面上是打击国民党军,实际上是打给背后的美国看。
它用最直接的炮火语言宣告:中国有决心、有能力在自己的家门口解决自己的问题,任何外部干涉都必须掂量掂量后果。
![]()
这场“序曲”过后,1958年9月4日,新中国政府正式向全世界发布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这一声明,不仅将中国的领海宽度扩大了4倍,更在法理上将整个渤海变成了中国的内水。
![]()
一条规则的全球化之路
声明一出,美、英等国立刻跳出来强烈反对,指责中国“违反国际法”。
他们嘴上说着“法”,心里想的却是“利”。
12海里领海,极大地压缩了他们军舰的活动空间,动了他们的霸权蛋糕。
光说不练假把式。
![]()
几天后的9月7日,美国人决定亲自下场试试这条新红线的“成色”。
他们派出2艘军舰,护航着国民党运输舰队,大摇大摆地朝着金门驶来,悍然侵入了中国刚刚宣布的12海里领海。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片海域。
![]()
新中国的红线,是会被踩得稀烂,还是会变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
毛泽东的策略堪称一绝:打蒋舰,不打美舰。
我军岸炮阵地万炮齐鸣,炮弹精准地越过美舰头顶,雨点般砸在国民党军舰上。
美军指挥官当场就懵了,他们本来以为解放军不敢开火,没想到炮火来得如此猛烈。
眼看护航对象成了活靶子,而自己再往前一步就可能卷入冲突,美军舰长果断下令掉头,灰溜溜地撤出了12海里领海。
![]()
这一炮,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也打出了12海里领海的尊严。
它用事实证明,所谓的“航行自由”在主权大炮的射程之内,必须收敛。
从那以后,美军舰机虽然仍在周边骚扰,但再也不敢轻易闯入12海里这条红线。
这条由中国单方面划定、曾被西方世界嘲笑的规则,就这样靠着实力和勇气,硬生生地执行了下来。
![]()
1982年,也就是中国宣布12海里领海的24年后,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其中明确规定:“每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此种宽度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12海里。”
看到没有?
![]()
当年毛泽东顶着全球压力立下的规矩,经过24年的风雨,最终被全世界所接受,成为了白纸黑字的国际法。
中国从一个规则的挑战者,变成了新规则的引领者。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
![]()
由于公约中的一些深海资源开发条款不符合其利益,美国至今仍然是少数几个没有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之一。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要求别的国家遵守公约中的“航行自由”条款。
就像我们看到在2025年的今天,美国海军依然频繁地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名,派遣军舰闯入南海等地区,挑战中国的合法权益。
![]()
这种“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双重标准,恰恰反证了当年毛泽东决策的英明:国际规则的解释权,永远掌握在有实力的人手中。
参考资料:
毛泽东与新中国早期的海洋战略
作者:杨娜 杨威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5期
中国12海里领海,毛泽东亲定
《 文摘报 》 2012年09月20日
毛泽东周恩来巧妙部署"炮击金门"粉碎美国阴谋
2018年05月15日15:31 人民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