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4日讯 10月23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九)“城市品质提升”专场,介绍“十四五”以来,聊城市城市品质提升的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济哲就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常态化保护的有关情况作介绍。
坚持保护第一原则,全面强化刚性约束。聊城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切实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格局、空间肌理、历史风貌、文化生态、景观环境等。推进聊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米市街、大小礼拜寺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报批,将相关保护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发挥保护规划及有关技术导则在城乡建设中的引领、指导和约束作用。用好聊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平台,加强对保护对象的巡查监管,严格把关保护范围内建设活动并报备论证,做到“凡修必报、凡改必报、凡拆必报”。
稳妥推进保护更新,优化提升街区功能。聊城以“绣花”“织补”方式实施大小礼拜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完善街区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街区人居环境。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等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街区民居修缮整治,不断改善居住条件以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激发街区居民自主更新意识,由“等着改”变“我要改”。鼓励开展与保护相适应的文化创意、特色餐饮、酒店民宿及其他形式商业经营活动。吸引创业者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业态功能完善,将“老旧居住型街区”变为能满足现代多元需求的新型街区。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传承聊城历史文脉。聊城建立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长效机制,持续开展调查、评估和认定工作,及时扩充保护对象,丰富保护名录。加强历史建筑的普查认定,确保历史文化资源应保尽保。加强对聊城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工作,促进多层次、全方位、持续性挖掘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不断健全完善具有聊城地域特色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强化共建共享,建立多方参与机制。聊城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社会公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开展名城保护知识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发挥街区百姓议事厅作用,听取群众对街区保护提升以及民居修缮的意见建议,提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获得感。
闪电新闻记者 赵赫 聊城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