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让粮食住进“空调房”——探访新一代大国粮仓

0
分享至

  在“气球”里面建粮仓?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真实存在的。

  在中央储备粮四川新津直属库有限公司,静静矗立着四个十层楼高的“白胖子”。这就是我国第四代现代化储粮装备设施——粮食气膜仓,它以一身高科技,为粮食打造恒温锁鲜的“新房子”,成为粮食储备领域践行“藏粮于技”战略的实践样本。

“三明治”结构解锁粮食质鲜密码

  10月中旬的成都,秋高气爽。记者来到中储粮新津直属库,立刻被四个“白白胖胖”的建筑吸引。


这是10月1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储粮新津直属库厂区内拍摄的粮食气膜仓。新华网 李然 摄

  每座粮食气膜仓,仓体直径23米、高36米,装粮高度24米,单仓储粮7500吨,生产成食用油可供8万人一年食用。

  “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仅是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谈及设计初衷,中储粮成都储藏院建筑师包晓强表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绿色底色,储粮技术也不例外。

  粮食气膜仓有着独特的“三明治”结构。最外层穿着由高分子膜材构成的“冲锋衣”,使粮仓不惧日晒雨淋;中间套着高密度聚氨酯组成的“保温服”,让粮食享受始终如一的凉爽;最里面是钢筋混凝土组成的“铠甲”,守护粮仓坚如磐石。

  建造气膜仓的过程,也和传统建仓不一样。建造时,首先要将PVDF膜吹起来,在膜内进行施工,此举不仅可以降低噪音,还能控制扬尘污染,真正实现了绿色建仓。

  新津直属库仓储管理科负责人吴晓光表示,相较于传统的粮仓,气膜仓在防水、防潮、保温隔热、气密性等方面都有更出色的表现。

科技赋能,让粮食“住”得更舒服

  乘坐电梯从粮仓顶部进入气膜仓内,站在22.7米高的粮堆上方,一股凉意扑面而来。

  “这批大豆是2023年8月入仓的,目前粮情稳定、储存安全。”吴晓光说。

  对大豆来说,长期储藏过程中,最怕的就是高温、高湿环境,这种环境极易导致大豆霉变、品质下降和营养流失,而气膜仓的设计,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种问题。


10月16日,记者走进中储粮新津直属库粮食气膜仓内部。新华网 李然 摄

  进入气膜仓,粮食就相当于进了“空调房”。仓顶有轴流通风口、自然通风口,用来通风换气;仓内还有测温电缆,实时监测粮食温度。仓内粮堆温度始终维持在20℃以下。

  “入仓后的粮食仍在‘呼吸’。”包晓强表示,“这种低温环境能通过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粮食营养损耗,同时能有效抑制储粮害虫活动,气膜仓就如同给粮食保鲜的‘冰箱’,提升了储备粮的质量达标率和品质宜存率。”

  凭借一体化结构,粮食气膜仓的四周完全封闭,集防水、保温隔热、密闭、防潮等优势于一身,保温隔热性能是传统浅圆仓3倍以上,气密性也达到国家高标准粮仓的6倍以上。

  吴晓光举例道,同一区域的仓房,仓内温度从25℃升至30℃,较浅圆仓推迟25天左右。

  作为目前国内粮食仓储设施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气膜仓的投运将加速推进粮食储备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智能监管,保障粮食安全

  在新津直属库信息控制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气膜仓内的实时数据:智能空调实时监测仓内温湿度,自动调整出风参数,由保管员远程控制;AI虫情监测分析系统24小时自动巡检粮面。平均粮温18.6摄氏度,最低10.8摄氏度,最高26.8摄氏度……


10月16日,在中储粮新津直属库信息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粮库集中管控平台查看气膜仓温度、湿度等情况等信息。新华网 李然 摄

  在粮食气膜仓内布有25根测温线缆,每隔5米一组,每组上下间隔1.85米的距离设置一个测温点,整仓共设置了350个温度检测点。这些测温电缆深入到粮堆底部,构成了一个遍布粮仓的立体测温网。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测温网,可以实时捕捉粮堆温度变化,生成直观的粮食温度热力图。保管员在办公室就能通过电脑远程查看粮情,一旦出现异常发热点位,系统会自动预警,方便第一时间精准处置。

  谈及工作变化,吴晓光深有感触。过去管理传统粮仓,保管员需频繁进出仓房人工检查,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如今依托智能监测系统,工作环境大幅改善,“有了这些智能化设备,现在1个人可以保管多个仓。”

  中储粮集团公司将持续推进储粮技术迭代升级,积极推进气膜仓试点建设和规模化应用,为守好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媒“卧底”中国社交媒体,发现中国游客1万日元就能买来日本驾照...

日媒“卧底”中国社交媒体,发现中国游客1万日元就能买来日本驾照...

日本物语
2025-11-10 21:26:26
再见,利物浦!主帅最快3天内被解雇!1.1亿镑“爆点”攻击手来投

再见,利物浦!主帅最快3天内被解雇!1.1亿镑“爆点”攻击手来投

头狼追球
2025-11-10 10:26:35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老谢谈史
2025-11-09 04:34:28
新疆首富米恩华:比193亿身家更惊人的,是他的505个孩子!

新疆首富米恩华:比193亿身家更惊人的,是他的505个孩子!

李砍柴
2025-07-21 23:31:27
副院长视频后续:眼科女主任很爱干净,沙发上铺了两张无菌床单

副院长视频后续:眼科女主任很爱干净,沙发上铺了两张无菌床单

鋭娱之乐
2025-11-07 15:50:06
台湾国民党郑丽文:两岸若开战,大陆会被拖垮一半,起码要慢30年

台湾国民党郑丽文:两岸若开战,大陆会被拖垮一半,起码要慢30年

文史旺旺旺
2025-07-10 20:57:08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冠中冠:特鲁姆普四连鞭横扫白雨露,雷佩凡血洗世界冠军进八强!

冠中冠:特鲁姆普四连鞭横扫白雨露,雷佩凡血洗世界冠军进八强!

世界体坛观察家
2025-11-11 00:22:57
侄女跟我生活15年,哥哥一家来了,侄女塞我一张纸条:什么都别答应

侄女跟我生活15年,哥哥一家来了,侄女塞我一张纸条:什么都别答应

荔枝人物记
2025-10-27 21:55:07
大搞权钱交易,副部级李春良被处分!被国务院免职两年后落马

大搞权钱交易,副部级李春良被处分!被国务院免职两年后落马

上观新闻
2025-11-10 13:29:03
《水浒传》骗了我们几百年:宋江征方腊?他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水浒传》骗了我们几百年:宋江征方腊?他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长风文史
2025-11-10 14:38:16
2-1!3-1!东亚两强爆发,日本力压葡萄牙夺第一,韩国不败出线

2-1!3-1!东亚两强爆发,日本力压葡萄牙夺第一,韩国不败出线

绿茵舞着
2025-11-10 23:38:34
孙杨泪崩!34岁大白杨落下英雄泪,全运会2个项目全进决赛太难了

孙杨泪崩!34岁大白杨落下英雄泪,全运会2个项目全进决赛太难了

嘴炮体坛
2025-11-10 18:27:22
98年,东北一老板买下5千吨钢材后价格暴涨,他反手一个惊人操作

98年,东北一老板买下5千吨钢材后价格暴涨,他反手一个惊人操作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7 16:36:01
他是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发现并提拔了胡主席,108岁仍健在

他是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发现并提拔了胡主席,108岁仍健在

社评
2025-10-28 06:03:43
演员童瑶: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因为一句话嫁给了丈夫王冉

演员童瑶: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因为一句话嫁给了丈夫王冉

白面书誏
2025-11-10 19:22:46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贾静雯人财两空,事实证明她看男人的眼光真差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贾静雯人财两空,事实证明她看男人的眼光真差

青史楼兰
2025-11-10 17:35:52
自作孽不可活!40年不向中国低头,如今停产、裁员,落得一地鸡毛

自作孽不可活!40年不向中国低头,如今停产、裁员,落得一地鸡毛

闻识
2025-11-09 21:14:01
联想暗讽华为Air手机引发争议

联想暗讽华为Air手机引发争议

上峰视点
2025-11-09 15:38:47
4-3复仇张本美和!日本25岁美女夺冠后痛哭 二人疑似存在严重矛盾

4-3复仇张本美和!日本25岁美女夺冠后痛哭 二人疑似存在严重矛盾

风过乡
2025-11-10 06:58:26
2025-11-11 02:31:00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24465文章数 24232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苹果服务主管Eddy Cue:Apple TV暂不会推出“带广告的订阅服务”

教育要闻

传说中的“死亡211”,你的目标院校在里面么?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