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头前,赵俊喆和奶奶紧紧相拥,笑得特别灿烂。在南京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他拿到了铅球项目的银牌。
在这场运动会上,新区一共摘得11金、8银、4铜,总分位列全市第二。好成绩的背后,藏着太多像赵俊喆这样的运动员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一次次冲刺、一场场比拼,他们展现的是超越身体限制的勇气和生命力。
![]()
铅球选手赵俊喆:

奶奶用绳子“牵”着他走出第一步
![]()
“孩子,不急,我们慢慢来……”赵俊喆小时候因脑瘫无法独立行走,是奶奶吕万芝用布绳轻轻拴住他的腿,一步一步地带他练习,从跌跌撞撞到稳稳站立,终于教会他走路。
吕万芝常说:“只要他愿意动,我就陪着他。”
如今,赵俊喆已经第二次站上残运会的赛场。在家训练跑步和投铅球时,奶奶依然守在他身边。这次他拼下一枚铅球银牌,这奖牌,属于他,也属于奶奶。
赵俊喆现在在大厂街道残疾人之家接受托养服务,平日里,他积极地参加各类辅助性就业项目,希望能靠自己挣点钱,报答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在做手机布袋和羽毛球的加工时,他主动分享技巧,帮助进度慢的伙伴,带动大家一起进步。文化课上他也积极发言,课后还常帮大家讲解题目,让学习氛围变得更活跃。
举重小将汤成烨

腿部有伤,但为梦想稳稳站立
![]()
在男子举重65公斤级比赛中,来自沿江中学的初三学生汤成烨深吸一口气,握紧杠铃,最终以195公斤的总成绩拿下金牌。
汤成烨小时候因意外导致腿部残疾,但他一直积极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去年,经学校推荐,他第一次参加了市残运会的铅球比赛。也正是那一次,省残疾人训练中心的教练看中了他出色的身体条件,邀请他练习举重项目。
学业不能落下,训练也要跟上。每周六和寒暑假,汤成烨都会去省训练中心接受专业的举重训练。从铅球到举重,他用坚持和汗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我可以!”
羽毛球运动员韩玲玲

安静世界里的“多面手”
![]()
35岁的韩玲玲是一名听障运动员,也是羽毛球的忠实爱好者。小时候因发烧导致失聪,她的世界安静下来,却从未阻挡她对生活的热爱。
韩玲玲喜欢画画,曾在合肥的艺术院校学习动漫与艺术设计,毕业后在一家动画公司做了近十年的背景设计。婚后为了照顾孩子,她暂时离开了职场,但并没闲着,参加残疾人冰壶比赛、为变脸工作室手绘脸谱、靠自己的手艺补贴家用……“多面手”的韩玲玲为自己的生活画出了更美丽的模样。

![]()
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不只是运动员一个人的奋斗,更是一个家庭、一个支持系统甚至整个社会的支撑。残疾人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助力。
在江北新区,持证残疾人已有1.1万余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因缺乏技能、就业渠道狭窄,面临生活保障不足、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困境。
为了切实帮助残疾人打破障碍、点亮人生,新区残联携手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还在“99公益日”之际推出“助残赋能计划”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康复融合、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多方面支持,帮助残疾人朋友搭建起通往社会、通往梦想的桥梁。
素材来源 | 江北新区残联
编辑 | 秦思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