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在苏州正式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苏州市博物馆协会、苏州博物馆承办,腾讯基金会、苏州博物馆发展基金会为支持单位,以“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凝聚学术思想、探索实践路径,共同擘画中国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蓝图。
![]()
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金洁在致辞中表示,苏州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持续加大对博物馆事业的支持力度,为推动全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苏州力量。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拾峰在致辞中表示,江苏作为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近年来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数字赋能等多项举措,全力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与各界携手共同探索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全国文博事业贡献江苏力量。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在题为《建设中国特色博物馆学 迈向可持续发展未来》的讲话中表示,本届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主题,旨在推动中国特色博物馆学体系的深化建设。大会多项重要成果的陆续发布,标志着中国博物馆学在规范化、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
新近出版的《博物馆学辞典》中文版,为规范中国博物馆学的学术话语、深化专业教育提供了基础工具和重要学术资源;《中国博物馆无障碍建设指南》则是中国博物馆人对推动全球博物馆事业包容、平等、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贡献;《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策展笔记》第三辑为我国博物馆知识宝库增添新的资源。第四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推介集中展现了过去两年我国博物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最新成就;第三届“中国博物馆协会年度青年人物”推介活动的启动,延续了为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新生力量的主题。
![]()
此外,五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从多个关键维度分享了前沿思考与实践路径。在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原系主任、教授陆建松看来,当前,中国博物馆学需要两股力量,一是博物馆业界,另一个是高校。“高校是支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主阵地,此次大会将这两股力量融合在一起,是非常好的创新举措,能够对整个博物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大会期间,中国博物馆协会自然科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该专委会的建立,为全国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搭建了一个专业的协作平台,推动自然科技博物馆领域的学术研究、资源共享和馆际协作,提升行业的整体影响力和专业化水平。同时,这也是促进文史艺术类博物馆与自然科技类博物馆的沟通融合,是进一步推动我国博物馆高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此外,24日下午至25日上午,“中国特色博物馆学建构的国际比较”“共生·共享·共建: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研究”“自然科技博物馆建设”四个平行论坛同时召开;10月23日至26日,六场由资深专家与青年新锐联袂呈现的公共讲座依次开展,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与生动鲜活的案例解读共同将专业的博物馆知识转化为社会公众易于吸收的文化滋养。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晓安
(主办方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