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谭思静 李超)近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因其毕业生“入职即上岗”深受企业欢迎而备受关注。该校探索的“招商引智型、企校联姻型、创新创业型”的“三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有效锻造了学生的就业硬实力。
“这样的‘准员工’很受我们欢迎。”苏州华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专员表示,该公司去年招聘的15名该校学生均能迅速匹配岗位。这一成效得益于学校与企业协同推进的“五个一体化”教学改革,即理论实践、教室工厂、课程岗位、教师师傅、学生员工的一体化,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完成向企业“准员工”的转变。
在“招商引智型”合作中,全球领先的机床生产商瑞士GF集团入驻校园,投入设备并派驻工程师,共建“中瑞GF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学生直接参与产品开发与设备调试,能熟练操作先进机床。GF驻校工程师伍端阳肯定道:“这些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实践应用,不仅仅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改进工艺,同时也熟练掌握了设备操作技能,我们需要他们,我们的客户也需要他们。”
“企校联姻型”合作则更为深入。以与苏州华芯微合作为例,企业注资4500万元在校内建成先进半导体测试实训基地,年测试芯片超8亿颗。“他们的车间就是我们的课堂,他们的员工就是我们的导师。”集成电路与通信学院院长王栋介绍。这种模式使学生技能成长图谱精准对应员工岗位晋升路径,毕业生杨睿涵因此获得多家企业青睐。
此外,“创新创业型”合作则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青年教师刘文军博士创办的公司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带领学生参与企业“智改数转网联”项目。毕业生周正宇感慨,在校期间学习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让他在入职后提出的建议直接被公司采纳。
该校“三型”模式精准对接苏州重点产业体系,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稳定优质的技能人才支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