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块蛋糕,外包装印着精致的品牌标志,打开后却是截然不同的产品。正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货不对板”,最终引来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调查人员。
作者 | 磊叔
编辑 | 磊叔
题图 | AI制
日前,几家主要外卖平台的办公室迎来了不寻常的访客。市场监管总局工作人员推门而入,执法记录仪的红灯亮起,要求业务负责人立即返岗接受问询。这不是常见的约谈,而是一次现场调查,对象包括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外卖平台,连刚刚切入即时零售领域的抖音集团也未能幸免。
“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各家平台正在准备材料,向监管部门汇报情况。”一位平台内部人士透露。距离监管部门上门已过去数日,整改通知尚未下达,平台的自查材料仍在撰写中。
就在调查前一周,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试图为网络餐饮服务划定更清晰的权责边界。新规要求无堂食商家标注专属标识,并推行“明厨亮灶”监控后厨。
一、资质审核的灰色地带
“幽灵外卖”——这个听起来颇具超现实色彩的词汇,却是外卖行业的真实隐患。它指的是没有合法证照、或缺乏餐饮经营资质的商户,通过假证、套证、借证等手段在外卖平台违规经营的现象。
在今年的“外卖大战”期间,网络上曾涌现大量代开外卖店的中介。他们公开宣称“无营业执照、无餐饮许可也能开店”,甚至承诺“一人可开多家店无上限”。
广西灵山县,一家名为“敏敏姐餐饮店”的小店在美团外卖平台开设了4家网店,上传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小餐饮登记证均系伪造。在安徽泾县,一对夫妻在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利用同一实体门店在饿了么平台注册了多个线上经营主体。
平台审核的漏洞成为这些“幽灵餐厅”滋生的温床。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调查发现,美团外卖平台未对“望京烧烤”商户的证照进行严格审查,导致其实际经营地址与公示地址不符;该平台甚至在13家商户未上传合法证照的情况下予以审核通过。
二、恶性竞争的循环
自今年2月开始,京东、美团、饿了么轮番打响“外卖大战”。这场被业内称为“最卷外卖大战”的竞争,表面上为消费者带来了零元奶茶、满25减21的红包等福利,背后却是商家利润被一步步挤压的无奈。
江苏一家炸串小店店主阿文算了一笔账:一单25元的外卖,扣除平台佣金、配送费等各项费用后,实际到手约8元。而在平台“补贴大战”期间,商家还需额外承担部分红包补贴,实际收入进一步缩水至6元左右。
“近两个月销售额比上半年多了三分之一,单量甚至翻番,可纯利润跟以前差不多。”在济南经营多家奶茶店的张先生道出了许多商家的共同困境。单量激增带来人力成本上涨,在“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当天,上午10点就涌来400多笔订单,外卖员堵在店门口,最终只能暂停接单。
监管部门早已注意到这些问题。今年5月和7月,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等多部门两次约谈平台,涉及食品安全、不正当竞争等议题。然而,约谈效果有限,这才有了10月的上门调查。
三、新政的亮点与挑战
面对乱象,市场监管总局在10月16日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新规呈现出七大亮点:明确平台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资质审查与数据校验;实行“一证一店”经营模式;完善信息公示;明确跨区域监管权限;细化法律责任。
其中,“一证一店”和“明厨亮灶”可能是最具突破性的措施。前者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同一经营资质在同一平台开设多家网店,从源头遏制“幽灵外卖”滋生;后者则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监控画面覆盖食品加工制作关键环节,让后厨从“幕后”走向“屏前”。
然而,这些措施也面临执行挑战。对小餐饮店而言,安装监控设备意味着成本增加;对平台而言,核实数百万商家的真实情况更是艰巨任务。
四、绿色外卖的微光
在问题与整治之外,外卖行业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餐饮外卖平台“小份餐”订单已超过60亿单。
上海市民周童展示了他的减碳记录:“午餐点了一份外卖,选小份菜,减碳309.62克;选择‘无需餐具’,减碳52.70克;吃完拍‘光盘’照片上传,减碳322.90克,一顿饭共减碳685.22克。”
这些微小的个人选择正汇聚成不可忽视的力量。外卖平台也推出“碳”积分机制,鼓励绿色消费。捐赠1000克碳积分,就能通过电气化厨房为山区小学提供一顿可口饭菜。
2023年发布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绿色外卖管理规范》,为行业开展绿色外卖服务管理提供了指引。从餐品原材料采购、加工、烹饪到外卖配送、包装,这一规范涵盖了外卖的全流程。
一位亲历调查的平台员工描述,市场监管总局工作人员上门时,全程通过执法记录仪摄录。这与以往约谈相关业务负责人的形式截然不同。
监管方式从“约谈”到“上门”的转变,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外卖行业的野蛮生长时代已经结束。在调查仍在进行的当下,各平台默默准备着汇报材料,等待着下一步的整改要求。
监管的利剑已然挥下,而点单页面上,满减红包依然闪烁。今晚送来的餐食,是来自一个亮灶明厨的规范店家,还是某个居民楼里的幽灵厨房——点餐者无从得知。
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经济观察报《三大外卖平台被市场监管总局上门调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