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时,风里有了桂子的甜,檐角挂上了月光的凉,空气中有丰收时节气息……
中国人对秋天的感情,不少是藏在诗词里,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它可以是“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怅惘,也能是“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能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清寂,亦能是“却道天凉好个秋”的从容。
古人最会用诗笔给秋天画像,写下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绝美诗篇。
以下八首经典之作,从山间到客旅,把秋的细腻、绚烂、清雅、深情都揉进字里行间。
这些诗你我几乎都会背,每一句都藏着秋日独有的美,每一首都能让人心头泛起温柔的涟漪。
![]()
01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这首《暮江吟》,宛如一位色彩大师的写生画。
一个“铺”字,温柔至极,仿佛夕阳正小心翼翼地为江水披上金纱。
“半江瑟瑟半江红”,两种颜色在江上交融,像被打翻了调色盘,奇幻又治愈,将黄昏时分的光影变幻捕捉得淋漓尽致。
随着时间流逝,诗人又把我们带入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如珍珠般晶莹,新月似弯弓悬于天际。
这首小诗不仅描绘了从黄昏到入夜的秋景,更将瞬间的美凝固成永恒,表达了对秋日傍晚及夜晚景色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02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走在深秋的山里,石子路顺着山势蜿蜒,白云缭绕的地方隐约有几户人家,本是寻常的山居秋景,却因最后一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 彻底破了局。
古人总说“春华秋实”,秋天该是凋零的季节,杜牧不写 “春花娇美、秋叶凋零”,反而枫叶偏要在寒霜里烧得更烈,红得比二月的春花更红、更艳,更灼目。
诗人是在赞秋日的生命力,难怪人人都爱这句诗,它让我们看见:秋天从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绚烂的开始。
![]()
03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的秋,是被一声鹤唳唤醒的。
当古人大多对秋伤怀时,刘禹锡却发出了“秋日胜春朝”的豪迈宣言,尽显“诗豪”本色。他笔下的秋天不是寂寥的,而是开阔的、充满活力的。
你看那晴空下,一只鹤振翅冲云,翅膀划破的哪里是云?是所有压在人心头的愁。
这鹤是诗眼,它不只是景物,它带起的也不只是 “诗情”,更是一种昂扬的心境。
读这首诗,我们读的不是秋景,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昂扬。
04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的院子里,一丛丛菊花绕着房屋开,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他看菊看入了迷,围着篱笆转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太阳西斜还不肯走。
有人问他 “为何偏爱美菊”,他答得干脆:“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只有菊花,敢在万物凋零的秋天开放;等它谢了,这一年就再没有花可看了。
元稹这不是偏爱菊花,是致敬菊花的孤高与坚韧。百花争艳时,菊花不凑趣;等所有花谢了,它才抱着一身清寒登场。
就像生活中那些“不合时宜”的人:他们或许不够讨喜,却在关键时撑住最后一口气。
05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诗是典型的 “诗中有画”,这首诗也是如此,把秋日的宁静美写到了极致。
刚下过雨的空山,空气里满是清新的草木香,傍晚的凉意悄悄裹上枝头,是秋天独有的清爽。
抬头看明月透过松树的缝隙洒下来,地上落满碎银;低头听清泉在石头上潺潺流过,声音脆得像玉珠落地。沉醉时竹林里传来浣女的说说笑笑,荷叶晃动,是渔舟顺着流水归来 。
动与静配得刚好,没有一点喧嚣,只有岁月静好。
最终一切归于“王孙自可留”的淡泊与超然。这不是逃避,而是在秋日山居中寻得的治愈与安宁。
读这首诗时,仿佛能走进那片空山,把所有的烦心事都交给明月与清泉,只剩满心的平静。
![]()
06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秋,是一场下不完的雨。
他在巴山,秋夜的雨把池塘涨满了。妻子问他何时回家,他答不上来,只能望着雨发呆。
可他的思念没停在当下,他想象着未来:等回了家,一定要和妻子在西窗下剪烛,告诉她“你看,当年我在巴山,就是这样的雨夜想你”。
从当下孤寂的巴山夜雨,跳跃到未来共剪西窗烛的温馨场景。这种时空交错的笔法,将秋日的深情之美推向了极致。
此刻的雨、此刻的愁,与将来的烛、将来的话,缠在一起,让思念变得又深又暖。秋日的雨本是凉的,可因为这份牵挂,竟也多了几分温情。
07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秋夜里的风,总容易勾起身处异乡的愁绪。
听着梧桐叶 “萧萧” 落下,风从江面上吹过来,带着凉意,心里的思乡之情一下子就被触动了。这是每个在外的人都懂的滋味。
可就在这份凄清里,他看见了一抹暖:篱笆那边,一盏灯亮着,是小孩在夜里捉蟋蟀。
那盏灯不大,却像一颗小太阳,把秋夜的冷意驱散了不少。原来再凉的秋天,再浓的乡愁,也抵不过人间的烟火气。
这首诗写得浅,却最能共情。寒叶、秋风是秋的底色,儿童、灯盏是人间的暖。这暖不是浓烈的,却像寒夜里一杯热茶,瞬间熨平了客心的褶皱。
![]()
08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的《秋思》通过一个经典细节,将秋日思乡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秋风起,思家情,“欲作家书意万重”道出了游子心中的千头万绪。最动人的是那“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犹豫瞬间。
已经封好的信,又要拆开再看一遍,生怕漏说了什么,把所有说不出口的思念、牵挂、情绪,都藏在了这个细微的动作,写尽了游子心中那份说不尽万千柔情。
秋天年年如期而至,而这些诗词就像一扇扇窗户,让我们透过文字,感受古人的情感脉动,多读几遍,你会明白:我们读的从来不是诗,是自己,是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