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问道,执笔著史。这是每位史志档案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修志既要全面挖掘资源,更要充分尊重历史,展现志书的历史价值和资政辅治的服务功能。”近日,在浏阳市档案馆机关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先锋”课堂的主讲人唐继武为全馆干部上了一堂精彩的修志业务课。
近年来,浏阳市档案馆立足“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职责使命,通过“高规格统筹、高起点布局、高效能推进、高标准审查、高站位服务”的方式,创新推进全市地方志事业。1983年,浏阳县最早启动首轮修志工作,并率先完成县志公开出版。在第二轮修志期间,该市如期完成《浏阳市志》编纂任务,还普修乡镇街道志、部门行业志100余部,浏阳市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评为“全国方志先进集体”。2020年,淮川街道朝阳社区《梅花小区志》出版发行,成为全国首部公开出版的城市居民小区志;2023年,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志》出版发行,全面解读“博士村”,挖掘传统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志书成为全市广大市民了解浏阳人情、地貌、经济和民生状况的必备工具书,也为浏阳发展提供了资政辅政的参考依据。
按照相关条例规定,“地方志书二十年左右编修一次”。1983年中共浏阳县委启动第一轮修志。2002年浏阳市第二轮修志正式启动,历经6年编修、总计160余万字的《浏阳市志(1988—2002)》于2018年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2025年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将湖南浏阳和安化列入第三轮修志试点县市。目前,浏阳市委、市政府已专题部署,制发工作方案,建立了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积极组建总编室与撰稿队伍,正在筹备召开全市动员会,全面启动第三轮修志工作,力争在2030年底完成《浏阳市志(2003—2025)》总纂任务,预计字数约200万字,分上、下两卷本,计划于2031年出版。本志书将全面、真实、客观地记述浏阳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情况,体现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本轮修志中的部门行业志、乡镇街道志编修已于2024年6月启动,截至目前在修的志书53部,其中6部已经完成出书。
第三轮修志时间跨度长、内容涵盖广,浏阳市档案馆将进一步提升修志人员能力,高质量完成编修任务,全面客观地梳理市域情况,突出红色文化、产业特色等浏阳元素,让志书富有“浏阳味”,更具可读性,成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信史”。同时,在确保体例规范的前提下,该馆将结合数字档案馆建设,积极尝试融入现代科技与信息化手段,让志书真正“亮”起来,吸引更多人学志、用志、传志,从历史本来中汲取智慧,为浏阳未来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与文化支撑。(暨诚姿 高远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