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马赫的急速突防,印度希望最新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能够挑战解放军装备的红旗-19反导拦截系统。
印度媒体“印度国防研究”(IDRW)报道称,印度最新的高超音速滑翔器“德瓦尼”(Dhvani)将在今年年底开始首次试飞,最高速可达到21马赫,射程5500公里,可携带常规弹头或核弹头实施精确打击。
![]()
先看印度媒体 “印度国防研究”(IDRW)喊出的核心参数:21 马赫最高速、5500 公里射程、10 枚以上分导式弹头,圆概率误差还低于 10 米。单看这些数字,确实够震撼,毕竟现在中美俄现役的高超音速武器,速度大多在 5 到 10 马赫之间,21 马赫已经快赶上洲际导弹再入大气层的速度了。但问题是,这些参数跟印度目前的技术水平根本对不上号。IDRW 自己也提到,DRDO 只完成了 6 马赫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就算高空滑翔能摸到 10 马赫,离 21 马赫还差着一倍多的距离,这中间的技术鸿沟可不是靠嘴就能补上的。
![]()
要实现 21 马赫的速度,首先得解决热防护这个死结。物体以 21 马赫飞行时,表面会和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超过 2000 摄氏度,相当于小型火山喷发的温度,普通材料分分钟就烧化了。可印度在高温材料领域一直是短板,之前研发 “卡弗里” 发动机就栽在了材料问题上,直到现在还得求着法国转让相关技术。“德瓦尼” 宣称要用 “等离子包裹的蒙皮” 抗高温,但这种技术连中美都还在试验阶段,印度连成熟的耐高温复合材料都没搞定,突然拿出这么科幻的方案,可信度基本为零。更别说它还得 “以难以预测的方式滑翔”,高速下的气动控制本身就难,再加上高温对舵面和控制系统的影响,别说机动变轨了,能不能保持稳定飞行都是个问题。
![]()
再说说那 10 枚以上的分导式弹头,这更是把牛皮吹破了天。分导式多弹头(MIRV)技术可不是简单往导弹上挂几个弹头就行,得解决弹头小型化、独立制导、依次释放等一系列难题。印度直到 2024 年 3 月才在 “烈火 5” 导弹上首次试验 MIRV 技术,而且 DRDO 前负责人透露,最多也就带 3 到 4 枚分弹头。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想从 3 枚跳到 10 枚以上,这简直是违背技术发展规律。更别提 500 公斤核弹头的配置了,印度的核弹头小型化技术本就不成熟,之前的 “烈火” 导弹只能带单弹头,现在突然宣称能造出多枚小型核弹头,连国际核专家都没人相信。
![]()
制导精度这块同样漏洞百出。“德瓦尼” 号称用惯性制导(INS)加全球卫星导航(GNSS),圆概率误差低于 10 米。但惯性制导飞的时间越长误差越大,5500 公里的射程靠惯性制导根本撑不住,必须依赖卫星导航修正。可印度自家的 IRNSS 导航系统精度有限,平时还得靠美国 GPS,真到战时 GPS 一断,这导弹就是个无头苍蝇。而且高超音速飞行时会产生等离子鞘套,会屏蔽卫星信号,就算 GPS 能用,信号也传不进去,最后别说 10 米误差了,能不能打到目标区域都不好说。
![]()
最有意思的是,印度媒体还特意点名叫板中国的红旗 - 19 反导系统,说 “德瓦尼” 的大角度俯冲能突破防御。可他们压根没搞清楚红旗 - 19 的真实实力。根据港媒报道,红旗 - 19 的射高能达到 600 公里,远超美国 “萨德” 系统,专门针对 300 到 500 公里高度的弹道目标和高超音速目标设计。它采用动能杀伤技术,靠超高速碰撞直接摧毁目标,还配备了红外 + 雷达复合制导,就算 “德瓦尼” 真能飞到 21 马赫,也逃不过它的追踪。更别提中国早就有了东风 - 17 这种高超音速武器,对这类目标的拦截战术和技术已经摸得很透,印度想用一款还没试飞的武器挑战成熟的反导体系,简直是异想天开。
![]()
再看看印度军工的老毛病,就知道 “德瓦尼” 的前景有多渺茫。DRDO 搞武器向来是 “雷声大雨点小”,1983 年立项的 “光辉” 战斗机,直到最近才宣布形成战斗力;“维克兰特” 航母更是拖了十几年才服役,还问题不断。“德瓦尼” 的技术源头是 2020 年试验的 HSTDV,当时只实现了 6 马赫飞行 20 秒,就算后来做了 1000 秒的发动机试验,离实战化还差着十万八千里。现在 IDRW 就敢说 2028 年服役,2035 年年产 200 枚,这种进度表跟之前 “画饼” 的套路一模一样,最后要么延期十几年,要么拿出个半成品凑数。
![]()
说到底,印度这波宣传跟美国打贸易战时 “嘴上强硬” 的路数如出一辙,都是想靠虚张声势掩盖自身短板。表面上喊着 “力压中巴”,实际上连高超音速武器的基本技术门槛都没摸稳,高温材料、分导弹头、制导系统三大核心难题一个没解决,就敢吹 21 马赫的牛皮。
![]()
而中国这边,红旗 - 19 已经完成了外大气层拦截试验,东风 - 17 早已列装,反导和高超两条线都走得很稳。所以印度想靠 “德瓦尼” 挑战中国,本质上就是 “八字还没一撇” 就想跟行家叫板,真到了试飞和实战阶段,恐怕只会暴露更多技术短板,到时候就不是 “力压对手”,而是沦为国际笑柄了。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