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4日讯 10月22日,“舞动千万家”山东省第五届优秀群众舞蹈(村舞)作品展演在济宁微山县举行。来自全省16市的特色村舞作品集中亮相。其中,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以创新改编的国家级非遗“鼓子秧歌”《幸福像花儿》惊艳全场。33名本土演员用充满泥土气息的舞步,讲述了“开渠引黄、滋养大地、花开争艳”的乡村振兴故事,展现了山东农民从文化“观众”到舞台“主角”的生动转变。
展演中,阳信县洋湖乡的鼓子秧歌村舞《幸福像花儿》作为滨州市代表作品登台亮相。该作品以“开渠引黄,滋养大地,花开争艳”为叙事主线,对洋湖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子秧歌进行了创造性改编。节目中,成人演员以雕塑般的肢体语言,再现了垦土开渠的艰辛历程;少儿演员则化身“黄河水”,用灵动舞姿演绎清流润泽大地的希望;最终,朵朵“芍药”翩然绽放,以绚烂意象象征奋斗换来的幸福生活,深刻诠释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时代内涵。
值得关注的是,参与表演的33名演员全部来自洋湖乡本土。他们从田间地头走向舞台中央,利用农闲时间排练,虽然舞步不够专业,却因饱含真实的劳动体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格外动人。这正是洋湖乡推动文化建设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理念的生动实践。
“鼓子秧歌作为古老的村舞,在当今生活中,很多年轻人认为它很土。”阳信县洋湖乡文化协会会长王贵普在采访中表示,“通过领导支持和创新改编,我们在传承中注入了现代元素。这次来到济宁参加全省展演,与其他队伍同台交流,获得了新的灵感,也得到了观众好评,更激发了大家参与新村舞的热情。”
本届展演通过挖掘、培育和展示基层文艺力量,不仅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生,更探索出一条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山东农民正用自信的舞步,踏出新时代的奋进节拍。
闪电新闻记者 吕敏 通讯员 冯清 徐青松 滨州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