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芝加哥又一次成了全美关注的焦点。事情的起因是,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张 AI 合成的图片,配文是:“Chicago about to find out why it’s called the Department of WAR”(芝加哥即将明白为什么它叫战争部)。这句话带着浓烈的军事意味,一下子点燃了舆论。
很多人担心,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联邦和地方矛盾要进一步升级的信号。甚至有人提出:美国会不会因此走向“新内战”?芝加哥,会不会成为那根导火索?
接下来,我们就来捋一捋事情的经过和背后的矛盾。
一、从AI图像到街头抗议:事情怎么发生的?
9月6日,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发了那张“战争部”的图片。灵感还来自电影《现代启示录》。
![]()
很快,芝加哥街头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数千名市民聚集在 Trump Tower 附近,举着芝加哥市旗,喊口号,反对“军事化执法”。往年热闹的墨西哥独立日庆典,今年气氛却异常冷清,很多活动被迫取消。
9月7日,记者追问特朗普是不是要“开战”,他解释说只是常识,是为了打击犯罪和非法移民。但话说得再圆,大家心里都明白,他的意图没那么简单。
9月8日,传出消息说国民警卫队和联邦执法人员可能会进入芝加哥,并在 Great Lakes Naval Station 建立支援点。芝加哥的学校、教会和工会都在提醒居民保持冷静,随身带好身份证。
二、芝加哥的老问题:为什么会和联邦对着干?
芝加哥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它是美国典型的“庇护城市”,一直拒绝配合联邦政府的移民执法。
芝加哥有大量移民,其中不少是拉美裔和无证移民。他们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劳动力。要是联邦强硬执法,很多家庭都会面临分离。
伊利诺伊州州长普利兹克和芝加哥市长约翰逊已经公开表态,谴责特朗普的言论,甚至说这是“违宪”。他们还暗示会用法律手段来阻止国民警卫队进入。
![]()
现在,美国社会的立场严重分裂:
一部分人支持铁腕执法,认为只有强硬才能遏制犯罪。
另一部分人坚决捍卫多元文化和人权,反对军事化治理。
这两种态度的撕裂,其实就是美国社会如今缩影。
三、芝加哥会不会成为“导火索”?
回顾美国历史,很多重大社会矛盾都是在城市集中爆发的。比如南北战争前的州权之争,上世纪的民权运动,都是这样。
芝加哥现在正好集中着多个敏感问题:移民、种族、治安、地方与联邦的权力冲突。当总统都用“战争”来形容时,这些矛盾就更容易被放大。
如果国民警卫队真的未经州政府同意强行进驻,那不仅是宪法问题,还可能直接引发联邦和地方的对抗。到时候,芝加哥可能就成了象征性的“第一战场”。而这场火,也可能蔓延到纽约、洛杉矶等其他庇护城市。
四、美国真的会爆发“内战”吗?
其实,关于“美国内战”的讨论,这些年已经不算新鲜话题了。
支持“会爆发”的人说:
政治对立太严重,共和党和民主党几乎没有妥协空间。
种族和移民矛盾被不断激化。
当总统公开说“战争”,象征意义极其危险。
反对的人说:
美国宪法和司法体系还是能起作用。
大多数美国人虽然愤怒,但并不真想打内战。
内战会让美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瞬间崩塌,对谁都没好处。
![]()
所以,更可能的情况是:美国不会真的爆发全面内战,但像芝加哥这样的事件,会让社会裂痕越来越大,政治对立进入“冷战式”对峙。
五、总结
芝加哥事件,不只是一个地方的移民问题,它折射出的是美国的制度困境和社会撕裂:总统和州长到底谁才是最终的执法者?当政客用 AI 图片和“战争”来做政治表态,民主制度还能撑多久?美国人对政府、媒体的信任正在快速消失而比“战争”更危险的,其实是信任的彻底崩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