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可太有意思了!日本好不容易迎来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可邻邦中国却连句恭喜都没说。高市早苗刚坐上首相宝座就忙着低头道歉,国内物价飞涨、执政联盟散伙,外头还碰了个"外交软钉子"。你说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怎么刚点着就差点被浇灭了?
![]()
要说中国这次的反应,那可真是耐人寻味。按照往常的外交惯例,邻国领导人更迭时发个贺电再正常不过。可这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偏偏只说了句"注意到选举结果",祝贺二字提都没提。反倒是紧接着强调了一遍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四个政治文件啊,历史问题啊,台湾问题啊,全都点了个遍。
你细品,这哪儿是简单的外交辞令?分明是在划红线:要打交道可以,但有些底线你得清楚。高市早苗以往那些个激进主张,像是修宪强军、在历史问题上放狠话,估计都成了此刻中方心里的疙瘩。这一招"以静制动",看似低调,实则把球稳稳踢回了日本 court。
外交表态就像温度计里的水银柱,高低变化都能看出门道。眼下这个"冷静版"回应,说白了就是在观望:你要是守规矩,咱们务实合作照旧;要是越了界,那往后连正常往来都得打折。
![]()
屋漏偏逢连夜雨。高市这边还没理顺外交关系,家里头先乱成了一锅粥。执政联盟里合作了26年的公明党,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宣布散伙,直接把新政府逼成了"少数派执政"。这局面,好比刚要开船就被人抽走了几块甲板。
临时抱佛脚找来的日本维新会,也只肯在阁外搭把手,不肯真正入伙。这种若即若离的合作关系,让新政府的每一个决策都变得步履维艰。政策推进慢半拍,政务运转卡壳,逼得高市不得不上任第一天就低头认错,承诺要先解决物价这个燃眉之急。
她倒是懂得抓重点,在首次记者会上就把"全力为民"挂在嘴边,还火速安排与美国会面。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套"赶进度"的说辞,无非是想掩盖执政根基不稳的窘境。毕竟在国会里凑不齐票数的政府,就像缺了腿的桌子,随时可能晃悠。
![]()
比政治困局更棘手的是经济难题。东京的物价指数一直在高位徘徊,老百姓去超市转一圈,就能直观感受到钱包缩水。更糟的是日元汇率还在持续走软,一度跌破150日元兑1美元的心理关口。虽然名义工资涨了点,可实际购买力不升反降,这日子过得真是憋屈。
高市的经济政策基本上还在走安倍的老路:大把花钱搞刺激,对宽松货币政策睁只眼闭只眼。可日本如今背着天量债务,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增长空间有限,再照这个方子抓药,副作用只怕会越来越明显。
市场给新政府的耐心向来有限。如果拿不出立竿见影的控物价、稳汇率方案,恐怕不用等反对派发难,光是一日三变的金融市场就够新内阁喝一壶了。老百姓的钱包可是最诚实的投票器,生活成本下不来,再漂亮的政治口号都是白搭。
![]()
所以你看,这出"缺贺电"与"急道歉"的戏码,背后藏着双重考验。对外,高市得在邻国的底线试探与务实合作之间找平衡;对内,她要在联盟破裂的困局中维持政府运转,还要尽快拿出解决民生难题的实招。
短期来看,她得先过了这三关:稳住执政基本盘,别让政府因为票数不够而停摆;拿出一份能让经济增长与财政可持续兼得的路线图;在外交上少制造噪音,多推动务实合作。毕竟对企业与民众而言,物价能不能稳住、收入能不能提高,这些才是衡量政府能力的硬指标。
![]()
说到底,一张贺电的缺席不会压垮一个政府,但民生难题的持续发酵却可能让任何光鲜的政治符号失去光彩。高市早苗这位"开创历史"的首相,现在正站在考验的起点上——她要证明自己不只是个象征,更是个能带领国家走出困境的实干家。这场大考的成绩单,每个日本民众都在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