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洪九果品,这家重庆水果企业曾经是圈子里响当当的“水果第一股”,市值一度冲到600多亿港元,创始人邓洪九也靠着榴莲生意成了“水果大王”。可谁想到,就这么一家看似稳当的公司,短短三年就从巅峰滑到谷底,创始人带头的高管团队全被警方带走,港股退市警报拉得震天响。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叹气,资本市场的水深着呢,一不留神就栽跟头。洪九果品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攒出来的,早年积累的野蛮生长,到上市后暴露得一览无余,财务黑洞、高管涉嫌犯罪、债务堆山,层层叠加,现在公司还在债务重整的泥潭里扑腾,复牌遥遥无期。
![]()
码头起步的野蛮生长,榴莲帝国怎么建起来的
洪九果品这摊事儿,得从邓洪九的早年说起。他是重庆人,17岁那会儿在朝天门码头给人挑担子,当“棒棒军”,干了三年攒下点钱,就一头扎进水果批发市场。
那是上世纪90年代末,重庆水果生意还挺原始的,邓洪九从卖本地橙子、香蕉起步,慢慢摸出门道。2002年,他和老婆江宗英正式注册重庆洪九果品有限公司,一开始规模小,就几间仓库,员工没几个,主要靠批发本地货。
邓洪九这人眼光毒,早早盯上进口水果,那时候大陆水果进口管得严,他成了首批从台湾引进货的重庆商人,还跑到泰国建厂,锁定几万亩榴莲园地,搞期货合同提前付钱,确保供应链稳。
![]()
公司就这样一步步滚雪球。2010年代,洪九果品开始全国布局,开辟华北、新疆线路,员工从几十人涨到上千人,门店遍地开花。
榴莲这块儿是他们的王牌,2022年销量冲到2500万颗,收入39亿多,占了大头。邓洪九夫妇俩是实际控制人,江宗英管运营,杨俊文他们这些高管负责具体执行。企业越做越大,资金链也拉长,靠银行贷款和预付款维持。
邓洪九这路子走得野,早期靠人脉和胆子抢市场,供应商多是小散户,交易记录不全,预付款成了常态。水果行业就这样,季节性强,品质不稳就砸手里,得提前锁货。但这习惯养成后,问题也埋下了种子。
![]()
2022年9月5日,洪九果品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开盘价40港元一股,总市值直奔600亿港元去。那会儿市场热,阿里系还投了点钱,邓洪九成了明星企业家,媒体采访不断。
公司年报亮眼,收入超百亿,净利润稳增,看起来前途无量。上市后,资金更充裕了,邓洪九加大泰国投资,建加工厂,进口量翻倍。但资本进来,规矩也得跟上,港股对财务透明度要求高,洪九果品这时候才开始补课。
早期野蛮生长的后遗症,就在报表里露头了。预付款项余额年年涨,2023年底冲到44.7亿,好多钱给了新供应商,这些公司注册资本低,社保都没人,交易历史几乎空白。
邓洪九他们解释说,这是行业惯例,确保货源稳定。可审计师毕马威看不下去,2024年3月辞职,指出数据链条断裂,无法验证资金去向。公司股价应声下跌,从40港元跌到1.74港元,市值缩水95%多。
![]()
这时候,停牌就来了。2024年3月20日,洪九果品宣布暂停买卖,因为2023年全年业绩没法按时披露。停牌前,总市值只剩27.95亿港元,股东们血本无归。
水果生意本就薄利多销,上市本该是腾飞机会,结果成了定时炸弹。邓洪九这代企业家,多是从草根爬上来的,擅长抓机会,但对合规管理没那么上心。洪九果品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规模扩张太快,内部控制跟不上,财务风险层层累积。
早期靠预付款锁货没错,但金额这么大,供应商背景这么模糊,就容易出事儿。市场总说,水果行业门槛低,竞争靠供应链,可一旦资金链断,帝国就塌了。
![]()
财务黑洞炸开,高管涉嫌犯罪的致命一击
停牌后,洪九果品的麻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付给供应商34.2亿预付款,到年底余额31.3亿,这些钱大多进了新账户,没历史记录。
2024年1月,又追加15.2亿,但只收到4.5亿货,余额还剩42亿。毕马威审计时,发现发票不全,合同链条有洞,直接甩手走人。公司没法出年报,港交所催了几轮,股价一路绿。
停牌那天,交易大厅的屏幕定格在低位,投资者傻眼了。这不是小事儿,港股停牌超长,基本就等于半死不活。
![]()
更要命的,是高管层出的事儿。2025年4月16日,重庆两江新区公安分局立案调查洪九果品涉嫌骗取贷款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公告一出,炸锅了:董事长邓洪九、董事彭何、江宗英、杨俊文、谭波,还有监事会主席余利霞,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公司高管团队基本“一锅端”,邓洪九夫妇俩是核心,江宗英是执行董事,其他人管财务和运营。这消息来得突然,但根子早扎下了。调查显示,部分银行债权人报案,说洪九果品贷款有猫腻,增值税发票涉嫌虚开,用来套现或挪用资金。邓洪九他们涉嫌的罪名,直接戳中公司命门。
![]()
公司办公地也受波及。从2025年1月6日起,渝北区东湖南路的总部被警方限制出入,员工没法正常上班。4月后,现场人去楼空,品牌标识都拆了。十几个员工自组小组讨薪,法院有80多条开庭公告,江宗英还被限高消费。
洪九果品这时候彻底乱套,业务停摆,泰国工厂勉强转,重庆仓库货积压。5月20日,有点转机:除了邓洪九、彭何和两名高管还被逮捕,其他人限制解除,能回公司参与运营。
江宗英他们露面,主导重整,但邓洪九这灵魂人物不在,决策瘫痪。公告说,调查源于银行报告,涉及公司融资行为,但细节没细说。
![]()
这波操作,让洪九果品的诚信直接崩盘。港股上市规则严,管理层犯罪是红线。邓洪九夫妇掌控公司多年,决策权集中,财务问题多半和高层有关。
预付款黑洞,疑似用来伪造业绩或套贷,虚开发票更是重罪。水果行业现金流紧,贷款常见,但涉嫌骗取就过线了。公司早年靠邓洪九人脉贷到低息款,上市后还想扩产,结果资金链绷不住。
高管落网,不是意外,是积累的烂账爆雷。市场评论说,这事儿暴露了民企上市后治理的痛点:老板说一不二,风控形同虚设。洪九果品市值从670亿灰飞烟灭,股东哭都哭不出来。
![]()
债务重整的拉锯战,退市决定下的苟延残喘
高管被抓后,洪九果品赶紧自救。2025年5月,公司向法院申请债务重整,目标是重组40亿缺口,稳住供应链。临时股东大会开了,通过预重整议案,聘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帮忙。计
划包括延期还款、降息、债转股,还想拉战略投资者进场。债权人会议开了好几轮,银行和供应商争优先级,方案反复改。但进展慢,财务数据没更新,泰国工厂工人加班顶着,重庆门店关了不少。
![]()
5月30日,又出幺蛾子: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集体辞职,说要腾时间干别的。公司董事秘书、授权代表职位空着,内部控制审查拖着,季度业绩一个没披露。
港交所看不下去,2025年10月3日发函,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上市地位。理由五条:调查没完、补救措施缺、管理层诚信疑云、内控失效、职位空缺。
洪九果品在10月13日提交复核请求,但考虑到高管还在拘留,复牌希望渺茫。停牌500多天了,港股规则是18个月内不复牌,就强制退市。这事儿一出,市场直呼“水果第一股”凉凉。
![]()
现在,洪九果品还在重整中。6月5日,港交所给额外复牌指引:得补齐规则3.10、3.21等,重新委任董事,披露业绩。控股股东想私有化退市,协议安排在谈。但债务山大,员工欠薪案员工胜诉了,执行难。
邓洪九他们拘留至今,案件推进中,警方没新消息。水果市场大,需求稳,洪九果品底子在,榴莲供应链是优势。可诚信没了,银行不贷,供应商跑路,重整成空谈。
民企老板多得警惕:规模是把双刃剑,合规是命根子。洪九果品这出戏,搁资本市场就是活教材,追梦的路上,别只盯着钱,规矩得跟上。希望公司能熬过去,但现实残酷,退市在即,未来悬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