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以“感觉无法达成目标”为由,取消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预定在匈牙利的会谈,同时表示“未来肯定还会见面”。外界分析认为,此次会谈取消的直接诱因是俄罗斯此前拒绝了美方提出的“就地停火”提议——即便会谈如期举行,双方也难以取得突破性成果,特朗普此举本质上是对俄方表达强烈不满。
![]()
面对美方单方面取消会谈的举动,俄罗斯迅速作出回应。同日,在普京的亲自指挥下,俄战略火箭军于普列谢茨克航天基地成功试射一枚RS-24“亚尔斯”洲际导弹,导弹飞越欧亚大陆后,精准命中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库拉试验场。值得关注的是,该试验场与北美大陆仅隔一水,地缘信号意味显著。
公开资料显示,RS-24“亚尔斯”是俄战略火箭军新一代公路机动洲际导弹,主要用于取代“白杨”导弹。其最大射程超过1.1万公里,可携带多枚分导式核弹头及诱饵装置,俄军明确表示,当前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反导系统,均无法对其实现有效拦截。
![]()
此次导弹试射并非孤立行动,俄罗斯同步启动大规模战略核演习,陆海空三军核力量悉数参与。除“亚尔斯”导弹外,俄海军“布良斯克”号战略核潜艇在北欧巴伦支海域发射一枚射程1.1万公里的“深蓝”潜射洲际导弹;俄空天军图-95MS战略轰炸机则完成可携带核战斗部的空射远程巡航导弹发射任务,全面展示了俄军“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
对于此次核演习,普京强调其“不针对任何国家”,属于俄军计划内的例行演习,核心目的是检验陆海空基核力量的战备状态,且演习最终“取得圆满成功,充分展现俄罗斯核力量的强大威慑力”。
![]()
尽管普京作出“不针对任何国家”的表态,但在美俄关系敏感的时间节点,俄军以大规模核演习模拟核战争场景,显然具有明确针对性。军事分析人士指出,这既是对特朗普取消“普特会”的直接回应,更是对美方的“下马威”——旨在提醒美国,俄罗斯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核武库,绝非可随意轻视的对手。
回溯近期美俄互动,双方矛盾已呈升级态势。此前,特朗普提出俄乌“就地停火、各自宣布胜利”的提议,得到乌克兰及欧洲方面赞同,而普京坚持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预定目标,明确要求乌军从顿涅茨克等顿巴斯地区全面撤军,实则拒绝了美方的停火方案。这一强硬立场让特朗普感到颜面受损,除取消会谈外,双方在美方拟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美方威胁对俄实施新一轮制裁等问题上,分歧亦持续加剧。
在外界看来,普京此次下令展示“三位一体”核力量,是俄罗斯应对美方施压的“常规操作”——通过核威慑明确警告美国:俄罗斯并非可随意欺凌的小国弱国,若美方执意“撕破脸”,俄方的核力量绝非摆设。
军事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向来有“见风使舵”的行事风格,在俄罗斯充分证明核实力后,其大概率不会选择与俄方硬碰硬,反而可能转向“挑软柿子捏”。对普京而言,正是依托强大的核力量作为支撑,俄罗斯才敢于在与美国的博弈中明确说“不”,从这一维度看,核威慑已成为俄罗斯在美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筹码。截至目前,美方尚未对俄军此次核演习及导弹试射作出公开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